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回复: 0

沧浪亭(三)

[复制链接]
1 金钱 回复本帖可获得 1 金钱奖励! 每人限 1 次

16

主题

2

回帖

21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10
发表于 2023-3-1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11. 堂构名称及出处
一、“沧浪胜迹”坊
石牌坊四柱冲天式,建于清未,上刻“沧浪胜迹”四字,为清代学者俞樾题写。旧在护龙街(人民路)东侧入口处。民国初毁,石柱弃置路边,汪伪时期移立于园门口石板桥北堍,1986年移至现处以复旧观。昔日门前荷花满池,岸边桃柳间植。清末常遭水潦,民国初又有工专实习工场污水流入,荷莲渐败。民国15年曾补种荷花。50年代至今亦因时有积水,门前花树渐稀。园中古树名木有银杏、枫杨、朴树、山茶、檀香、腊梅等10种12棵;名贵兰花有70余种;竹有18种,如箬竹、紫竹、水竹、湘妃竹、金丝竹、洗竹、凤尾竹、慈孝竹、方竹、琴丝竹、翠竹、橄榄竹等。

二、五百名贤祠(门匾额)
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重建浪亭记》:“……道光丁亥布 政史梁公章矩重修,巡抚陶公澍复得吴郡名贤画像丑百余人,勾摹刻石,建名贤祠于亭之隙地,每岁时以致祭,盖祠与亭不袭。人之指目者、犹曰沧浪亭云…… ”又曰:“……画桥临流、开间北向,颜曰五百名贤祠者,则名属诸祠,实亭所从入也。 …… ”据此,则额为同治时改题,非旧名。

五百名贤祠联
非关貌取前人,有德有言,千载风徽追石室;
但觉神传阿堵,亦模亦范,四时俎豆式金阊。
注:石室:汉文翁任蜀郡守,办官学,育贤才,称文翁学堂,又称石室讲堂。文翁首创郡学于蜀。
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陶澍:清江苏巡抚,两江总督。

五百名贤祠联
千百年名世同堂,俎豆馨香,因果不从罗汉证;
廿四史先贤合传,文章事业,英灵端自让王开。
 薛时雨 款署:“同治十三年(1874)小春上浣,全椒薛时雨题,仁和吴恒书”。
注:罗汉:佛教名词,上座部佛教(小乘)所理想的最高果位。
让王:指将王位让予季历来到江南的泰伯和仲雍。

五百名贤祠联
百代集冠裳,烁古炳今,总不外纲常名教;
三吴崇俎豆,维风励俗,岂徒在科第文章!
 (佚 名)

五百名贤祠联
仿佛烟波中,花天月地小开辟;
俎豆竹梧径,冥交神契偏周游。
吴履刚  款署:“光绪戊子(1888)夏恭谒五百名贤祠,集《沧浪小志》中尤西堂、顾书宣、王方若三先生诗句为联敬悬壁间。云间后学吴履刚集,豫章后学程其珏书”。

三、面水轩(有匾额,沈锡华书)
唐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此轩面北临流,庭蔚多古木。故名(同治后始有此名)
原为“观鱼处”,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重修后改为“面水轩”,袭唐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意,故名。此轩面北临流,庭前古木参差交映,轩左复廊一条蜿蜒而东,两面可行,内外借景,隔水迎人。相传,临河一带旧有湖石玲珑,形有五百罗汉像之说。

四、观鱼处
观鱼处,又名“静吟”,庄子语“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故取名“观鱼处”,此处旧为“自胜轩”,康熙巡抚宋荦重修沧浪亭记曰“循北麓稍折而东,小轩曰‘自胜’,迤西十余步为屋三楹曰‘观鱼处’”可见今之观鱼处为旧之“自胜轩”,而今之面水轩实为旧之观鱼处,其皆为同治重修时所改,“自胜”苏记“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将轩改筑亭,是因康熙时移亭于山之岭,故在北碕处筑亭以为弥补。

五、沧浪亭  ( 有匾额 )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苏子美《沧浪亭记》云:“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清宋苹《重修沧浪亭记》:“构亭于山之巅”是亭本在水边,康熙时始移山上。

六、明道堂 ( 有匾额 )
苏舜钦《沧浪亭记》:“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旧为讲学之所,同治重建后始有此名。
七、闻妙香室
杜甫诗:“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旧为读书之所,同治重建后始有此名。
  
八、瑶华境界(有匾额)
明卢熊府志:“梅之亭曰,瑶华境界”,今屋内有匾,为同治时所题,与景不相符,只是留一旧名罢了。

九、清香馆(有匾额)
卢府志:“木犀亭曰,清看馆。”袭唐李商隐诗“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之意
此为旧名。馆前一道漏窗粉墙,自成院落,院内植有桂花数枝,苍老古朴,已是百年以前物。每逢金风送爽之际,丹桂吐蕊,清香四溢。

十、看山楼(有匾额.吴平斋书)
此楼可望四南诸山,位于明道堂南侧山石之上,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创建,取卢集诗:“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之意,故名。楼筑于洞曲之上,共三层居园之西南隅,近俯南园,平畴村舍,远眺楞伽、七子和灵岩、天平诸山,隐现槛前。而今已被周围的高楼所围,视野近乎咫尺,旧景已不复见是也。

十一、印心石屋(有匾额.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道光帝御赐“印心石屋”)
位于院内西南,实为假山石洞,横额石刻“印心石屋”,取《景德传灯录》“衣以表信,法乃印心”意指信任之志也。清道光帝御书,巡抚陶澍所立。屋内置有石凳,暑夏纳凉,极为相宜,屋外为黄石所砌假山,围合小院,古树盘根,有石刻“圆灵证盟”,为林则徐所题。
仿灯录:“衣以表信。法乃印心 ”佛家语。又意乃”心心相印”示信任之志也。

十二、翠玲珑
又叫做“竹亭”,有三间房,另外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南宋绍兴初韩世忠时就有其名,取苏子美诗“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为名。此处前后,万竿摇空,修竹如林,粉墙竹影,滴翠匀碧,历来为文人墨客雅游、静观、觞咏、作画之地。”

十三、五百名贤祠(有匾额)
此祠道光七年陶澍所创,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咸丰间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恩赐重建,当时搜求刻像,存者大半,觅得拓本,补刻自晋散骑常侍顾公荣至清初尚书彭龄一百四十人,皆旧记所有,共自林文忠公则徐至吴学士信中十二人,则旧记无之当为丁亥以后所增。

十四、仰止亭
仰止亭,袭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而名。此为半亭,始筑于同治年间,其名与五百名贤祠有关,亭内嵌有御题文徵明小像石刻,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新亭建在遗址上,原亭为六棱六柱、六角形屋盖式凉亭,石木结构,高6米,周长20米,顶盖小青瓦、柱为红色、顶内盖板与花额窗为绿色,亭西一米靠山处立有“讲经台”石碑一块。

仰止亭对联
亭临流水地斯趣;室有幽兰人亦清。
(作者:佚名)

十五、耦花水榭(有匾额,张之万书)
藕花水榭,位于沧浪亭门厅西侧一个别致的小院之中,曲廊北侧尽头,临水,水中植莲花,故名此美名曰藕花水榭。水榭面阔三间,内五界,前单步廊,内挂有对联两副:“散花梦醒论诗客,烧叶人吟读易窗”、“梅花得雪更清妍,落花少护好留客”。匾额“藕花水榭”由明末重臣张之洞的弟弟张之万在同治年间所题。

藕花水榭对联
(1)
散花梦醒论诗客,烧叶人吟读易窗。
(2)
梅花得雪更清妍,落花少护好留客。
       
十六.静吟
静吟”匾额下为蒋吟秋先生于一九五九年书写苏舜钦《沧浪亭记》隶书之屏条木刻,白底黑字。”
刘得仁诗:“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沧浪亭昔时为会文之所,故名。

十七.步碕亭(半亭结构)
又名临水亭,位于假山曲廊间,曲廊随坡起伏,高下逶迤,弯曲有至。半亭为单檐歇山顶,亭下有石台,三面环水,两侧廊壁上设漏窗,沟通廊内外景色,南廊壁嵌《生公石上论诗图》,图后有朱为弼、陈有光、陶澍等人题辞。
清康熙年间所筑,此后多有文人雅士在此题辞并载酒吟诗,纵论古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4-30 01:32 , Processed in 0.09988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