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回复: 0

【25.07.25】“苍南县金乡小学120周年华诞”之诗词曲赋楹联征集活动

[复制链接]

221

主题

12

回帖

395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56
发表于 2025-4-2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25.07.25】“苍南县金乡小学120周年华诞”之诗词曲赋楹联征集活动https://mp.weixin.qq.com/s/2otLG ... 3358&lang=zh_CN

关于庆贺苍南县金乡小学120周年华诞之诗词曲赋楹联征集活动启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5年10月5日,是苍南县金乡小学百廿校庆的大喜日子。为了将这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多层次多视角宣传和提升金乡小学文化魅力,经研究决定,开展庆贺苍南县金乡小学120周年华诞之诗词曲赋楹联征集活动,特面向海内外征稿。









【主办单位】

苍南县金乡小学120周年筹备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

苍南县金乡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苍南县金乡镇诗词与楹联学会











以“庆贺金乡小学 120 周年华诞”为主题,通过格律诗、词、曲、赋、楹联等多种文学形式,展现金乡小学120 年来的文化底蕴、发展历程、办学成就、区域特点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美好祝愿等。同时,要求作品既有个性化色彩,又有新时代气息,立意高远,内容健康向上,富有韵律美、文辞美和意境美;既可综述金乡小学的现状,亦可展望未来,又可歌颂校园风光和历史人文等。



稿





诗、词、曲、赋、楹联等作品要求内容健康、声律协调、格高情真、意境深远。

1.诗:格律诗默认平水韵,如新韵需注明,但新旧韵不能混用,每人限投 1首。

2.词:词牌依《钦定词谱》,默认词林正韵,如新韵需注明,但新旧韵不能混用,每人限投 1首。

3.曲:南北曲默认中原音韵,如新韵需注明,但二韵不得混用,曲牌依《元人小令格律》或《御定曲谱》,参考元曲、散曲的格式和风格,语言通俗生动,富有韵味,每人限投 1首。

4.赋:采用古代赋体的形式,铺陈摛藻,字数不限,每人限投 1首。

5.楹联:符合《联律通则》,默认平水韵,如新韵需注明,每人限投 1副。











本次活动将邀请浙江省诗词楹联界权威专家组成评委会按照格律诗、词、曲、赋、楹联等分别进行遴选。入选作品将辑印成册,作为校庆纪念资料永久留存。











自征稿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25日止。





稿





全体师生、校友、家长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





稿







    1.来稿请注明“金乡小学120周年华诞诗词曲赋楹联征稿”,并请完善作者真实姓名、简介、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资料。拒收网名、笔名的作品。

    2.投稿者一律从指定邮箱主页面粘贴发送,作品不用附件,不得重复投稿。

    3.投稿邮箱:

13587822911@139.com













郑   寒13587822911

夏敬渺13806620035











1.凡投稿者即视为认同本征稿启事。

2.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未经发表,不得套改之前作品,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严禁利用AI进行创作,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行承担。

3.此征稿活动为支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活动,不设稿酬。主办方对本次所有入围作品有出版、雕刻、书写、悬挂、宣传等权利,入围作者可获得一本校庆纪念文集。

4.本启事的最终解释权归苍南县金乡小学所有。

图片
图片


金乡小学简史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徐迪秋选文昌阁为址,创办“醒狮学堂”,是为金乡小学之始。此后百廿,尽管学校名称几经变换,一直通称为“金乡小学”,民间则叫“文昌阁学堂”。

金乡小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光绪十四年(1888)创立的“师山书院”。晚清维新,书院停办,先后分设学堂3所:1903年设立志成学堂(堂长鲍仲敷);1904年设立卫西学堂(堂长殷汝骊):1905年设立醒狮学堂,翌年改称蒙养学堂。从晚清到1912年民国建立,曾有过“蒙养”与“志成”、“卫西”并办为公立金镇初等小学堂(金镇公学)。此期间的公立金镇女子初等小学堂,开原平阳县境内女子小学堂之先河,引人注目。

图片
民国建立,学堂一律称学校,小学校又有初等、高等之分。1916年,朱秋帆在“醒狮”以来办学10多年的基础上创办金镇乡立高等小学,1921年改为平阳县立第五小学,1923年改为平阳县立第五完全小学,1929年易名平阳县第六小学,1931年易名平阳县立金乡小学,直至四十年代成为金乡的“中心学校”、“中心国民学校”。与金乡小学密切关联的,是1927年设在关老庙的金乡区立初级小学。翌年,该校新楼落成,民间称“新学堂”。到了1940年,“新学堂”易名金乡镇第一保学校、第一保国民学校,与金乡小学并存至解放前夕。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金乡小学称平阳县金乡镇中心小学。原第一保国民学校成为金乡小学第一分部。1956年,在第一分部校址创办金乡中学。建国50多年来,金乡小学校名先后变动:1952年,平阳县金乡区中心小学;1959年,平阳县金乡公社中心小学;1961年恢复1952年校名;1976年,平阳县金乡区中心学校;1981年苍南设县,称苍南县金乡区中心学校;1987年,分办金乡二小,称苍南县金乡镇第一小学;1994年,苍南县金乡镇第一辅导中心小学;2004年12月恢复老校名,称苍南县金乡小学。

图片
建国以来,金乡小学先后附设过初中班、初中部、幼儿园和设立分部:1952年春附设初中、初师各一个班,同年秋分别转入平阳一中、平阳二中和平阳师范;1974年金乡中学借用学校教室设初中班,到1976年学校附设初中部,直至1983年初中部移交金乡中学;1956年附设幼儿园,址西门天灯巷庄家,是金乡区第一所公办幼儿园,成为平阳县幼儿师范学校实习基地,1962年停办,1985年复办至今;“新学堂”,西门天灯巷庄家、徐家,北门护国寺,先后为学校分部。

文化大革命十年,金乡小学也卷入了“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动乱之中,学校形成的校风曾一度遭受破坏;但校领导与教师,从极“左”思潮中反思,对停课“闹革命”取抵制立场,在反常中争正常,勉力完成教学任务。

改革开放伊始至上世纪末,学校以教育为中心,德育为首,注重文道结合。各级教研活动频繁举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类各级学科竞赛硕果累累。文体、科技、班队活动丰富多彩,这段时间正是学校体育的鼎盛时期,曾获1985-1990年县田径杯赛“五连冠”,1993年再次夺冠,1985-1987年市小学生男篮赛“三连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借改革开放东风,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强调“学校即社会,生活即德育”的理念,以少先队活动为主导,以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环保节等为主体,以《文阁新苗》《文阁诗苑》《绿潮》《百年金小》四报为载体,积极营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息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生命体验等搭建平台,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继承和发扬优良教育教学传统的基础上,秉承“勤、诚、慎、朴”校训,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尝试教学全国先进单位”“全国雏鹰红旗中队”“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校”“浙江省百年名校百强单位”“浙江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德育特色学校”“温州市数学家摇篮工程活动基地”“温州市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温州市墨香校”“温州市党建示范”“温州市智慧校园达标校”“温州市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等五十多项集体荣誉称号。

图片
学校简介被载入“中华创业者”丛书《中国学校揽胜》,学校教研成果被载入《中国教育教研成果概览》《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等文献资料。

图片
2005年,喜逢学校百年校庆,部省市县各级领导人纷纷为学校题词,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题写了“百年名校人才辈出”,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题写了“育人百载流芳千秋”,原浙江省政协主席商景才题写了“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图片
七星泉边,狮山麓,一块启蒙童心的圣地,一个孕育英才的摇篮,让多少学子魂牵梦萦。历百廿沧桑的文阁校园,经数代人的不息奋斗,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更焕发出勃勃生机。

展现在我们前面的园林式校园,依狮山胜景,傍七星名泉。校园内,樟榕青翠,红枫似火,藤架飞渡,红楼掩翠;小桥泮池相映成趣,校园狮山浑然一体。在这里没有太多的典雅,没有太多的珍贵,没有太多的空灵与宽广,但素雅而不寒酸,质朴而不低俗,迷人而没有媚态,自然而富有灵气。好一派怡适幽静的景致,犹如一位小家碧玉,使人享心悦目,独具校园地理文化品位。真可谓是:狮屿青松流翠溶合文阁校园,文阁艳景溢芳傍依狮屿山麓;文阁泮池龙门集历史遗风蕴新意,樟榕松柏绿草揽四季青翠衬古色。

图片
图片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6.5亩,建筑面积7382平方米,绿化面积4985平方米。现有20个班级,学生近千人,教职工70多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塑胶环形跑道、排球场等体育场地与设施。校园布局合理、规范,设有教学区、活动区、行政区、生活区、绿化区。

百廿金小的丰厚积淀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包容力赋予了金小师生放飞梦想,追求教育真谛的新的历史使命。如今在黄绍益校长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延续着“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在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图片
苍南县金乡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5-1 09:25 , Processed in 0.21536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