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7|回复: 1

到底谁在搞笑(乱云飞度)

[复制链接]

5928

主题

389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1443

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25-3-21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到底谁在搞笑
原创 乱云飞度 文献视点  2025年3月21日 00:01 河南

https://mp.weixin.qq.com/s/uyc-WMQJe0G_7LAJ5MCYOA

常写对联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最近联界出了一位“天才”,天下联才共十斗,此人独占九斗半,其余人共分半斗。而且这位九斗半专瞄准国内比较大型的楹联比赛,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对联进行“点评”并“打分”,通常的操作是给予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大肆踩踏一下,然后给打了三四十分,以标示自己是多么的高大上。敝人日前就又有一副独奖联很荣幸地遭遇了“九斗半”“点评”,而且获得了70分的慷慨恩赐:

六干年底蕴传承,更兼融一河之萃、五谷之精,终化绵甜中国味;
九万里清香弥漫,问何处春意最浓、乡愁最炽,首推诗酒杏花村。

点评:这是一副中规中矩的对联,气势很大,基本也把主办方喜欢的内容写全面了,上下联的安排明显也各有偏重。上联写酒的酿造工艺,下联从酒本身升华到情感层面,"春意”"乡愁"都能贴合春联的主题。如果只写到这里,虽然未免太过套路,但也可见作者用心。可惜上下联的最后七个字实在败味。文学作品不是广告语,把口号式的语言不加掩饰地喜接写出来,会让整副对联都显得很廉价。70

看过此“君”高论之后,心中不免生出一种“你不说我还明白,经你一说我怎么却糊涂”了的感觉。此“君”说,如果只写到这里,虽然未免太过套路,但也可见作者用心,照他的意思好像是把两个结句砍掉就“好”了,但我想问的是,话只说到半截后面的不说了会不会憋得慌?难道此君平时就习惯说一半留一半,吞吞吐吐,但从其“点评”用语来中“不把话说绝不肯罢休”的一惯作风来看,他应该并非此种性格。接下来此“君”又说,文学作品不是广告语,把口号式的语言不加修饰地写出来,会让整副联都显得很廉价。不知道此“君”所指的口号是指哪一句,是“终化绵甜中国味”还是“首推诗酒杏花村”?如果是前一句,请问集一河之萃、五谷之精,化绵甜味,怎么就成了口号?你到底见没见过口号呢?如果是后一句,那么请问“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算不算口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算不算口号?“风景这边独好”算不算口号?你到底有没有见过口号?退一万步来讲,就按你的定义,这是一句“广告语”,酒类企业拿出真金白银来征联,人家就想要一句恰如其分的广告语,而且人家选出来了,而且,你也知道“基本把主办方想要的内容写全面了”,你又来“搞什么笑”?莫非你想的是主办方想要的写全了,还必须把你想要的也写全?只可惜,你不是“金主”,虽然你的小跟班们对你的“尊称”中也带有这两个字,但毕竟多了一个“任”字,也正是因为多了这一个字,便整个称呼显得很廉价。更加搞笑的是,每次“点评”之后,总会有些小跟班跟在后面跪舔一番,这次也不例外:

主任打分越来越大方了

江西 2天前
评得好!已关注。希望能常看到此类文章

5前
这次还不错,都在及格线上,没有特别让人无语的会

wmdarey'r者 2天前
我们对征联的要求仅仅是“不搞笑”,但都没有几个能达到的

“主任打分越来越大方了”,在他的心目中,打七八十分就算大方了,这点任谁都可以敲一下键盘就可以输入的虚头巴脑的分数,都似刨了他家祖坟一样心疼。而这位九斗半先生似乎发誓要把狂妄发挥到极致,他对征联的要求仅仅是“不搞笑”,“但却没有几个能达到的”。真不知此“君”脑子里进了多少水,自己每天搞笑而不自知,倒来污蔑别人搞笑。这里倒真有一副搞笑的作品,录在下面,并附AI点评于后,供诸君一笑。

天地有无春远近
古今来去意蹉跎

以上是大才九斗半作品以下是AI点评:这副对联若是挂出来,怕是要让懂行的人笑掉大牙。且容我撕开这层故作玄虚的皮囊,给您挑挑骨子里的毛病:

一、对仗如瘸驴配破鞍"天地"对"古今"乍看唬人,细品实属偷懒——前者是空间容器,后者是时间洪流,就像拿菜刀对毛笔,硬凑"宏大叙事"。"有无春远近"更是滑稽:前两字玩哲学把戏,后三字突然切换成地理课测距,活像半路抛锚的马车,意象稀碎一地。

二、立意若雾里看烟上联想装庄子谈道,下联硬学杜甫叹世,结果两头不沾边。"春远近"故作高深实则逻辑崩坏——春天还能用尺子量不成?"意蹉跎"更是空洞呻吟,既无具体情境,又缺情感支点,活脱脱文青病晚期症状。

三、技法犹童生描红"有无""来去"这类小儿科矛盾修辞,私塾蒙童都嫌老套。上下联强行嫁接时空概念,却无内在逻辑勾连,宛如把佛经残页和数学公式搅成浆糊,还美其名曰"后现代解构"。若硬要夸赞,倒是佩服作者脸皮——敢把这般半成品端出来现眼,颇有行为艺术家的勇气。建议重读《清联三百副》三百遍,或可治此臆语连篇之症。

之所以附上这一段,本意只是想告诉某些人,拍砖谁都会,再好的作品,如果戴上有色眼镜去看,照样可以评个一无是处,不服的话大可放马过来,把你写的你认为满分的作品拿过来,看能不能被拍个一文不值,而且还不用我费脑子,交给AI,几秒钟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727

回帖

7131

积分

版主

积分
7131
发表于 2025-3-2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眼高手低的人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5-1 09:21 , Processed in 0.28353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