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回复: 0

杨旭:溯源头 讲故事 赞联盟——杨振生先生贺联赏析

[复制链接]

2190

主题

212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1865
发表于 2025-2-1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杨旭:溯源头 讲故事 赞联盟——杨振生先生贺联赏析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年12月17日 00:02 河南


联 斋  第5090期


溯源头 讲故事 赞联盟
杨振生先生贺联赏析

杨 旭

      日前,备受关注的“第四届中国楹联高校联盟会议暨‘中国楹联地域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辽宁丹东市辽东学院隆重召开。
      会议集中研讨楹联地域文化课题,详分了理论性、实用性和楹联书法等专题深究细研,创作了一大批楹联研究论文,成果颇丰,是一次地域文化学术交流的大会,也是一次继往开来的盛会,对今后高校楹联事业发展,很有借鉴、启迪和示范作用,意义非凡。
      会议召开前夕,全国各地楹联组织及个人创作了大批祝贺楹联作品,不乏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高端大气,笔法新颖,堪称佳构。
      当代河东楹联流派领军人、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杨振生先生的一副贺联,口语行文,论古说今,娓娓道来,用楹联讲故事,溯源寻根,幽默活泼,趣味深厚,很是新颖。读其联曰:
      曾几何时?寅恪开头,清华出句“孙行者”;
      复兴当代,彩霞赓续,黉宇争锋“王引之”。
      上联句首“曾几/何时?”开门见山,引出故事发生时间,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寅恪开头”,交代了故事主人翁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可谓等身。
      “清华出句孙行者”,则为故事的核心部分。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大文学家陈寅恪为语文考卷出题,当时语文考题总共有两道题一道题是作文,另外一道便是对联题。陈寅恪出的对联出句是“孙行者”,孙行者是《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时下难倒了很多考生。陈寅恪给出的答案是“胡适之”,这里的“胡适之”便是当时的大文豪胡适先生,适之是他的字号。又有对出祖冲之、韩退之、王引之的有才学子,均被清华录取,成了当时的学坛佳话,传颂至今。对句的“适”“冲”“退”“引”与出句的“行”皆为动词,“之”和“者”都是助词,很是工切,堪称绝对。
      借古说今,以古衬今,当是此联的高妙之处。讲故事就要突出故事本身的溯源性,即事物发展的根源,找到发源地,就能一脉相承,繁衍生息,即当下所提倡的传承与发展。
      下联首句“复兴当代”,今年正是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也正是当代楹联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四十年,以致于有专家论述楹联将成为下一个文学高峰。正是在这种“楹联文化热”的大氛围下,顺势产生了当下的中国楹联高校联盟及其高端的年会论坛。“彩霞赓续”,彩霞即中国楹联高校联盟主席宋彩霞女士。“赓续”与上联的“开头”,工稳相对,是递进、因果关系。正是民国清华大学对句佳话的“热”,引出(赓续)今日新时代产物楹联高校联盟的“火”,昨日大文学家陈寅恪播火,今日楹联高校联盟掌托人宋彩霞女士传薪,文脉相传,生生不息也。
      “黉宇争锋王引之”,当年清华大学“孙行者”对联考题四个标准答案(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王引之)中,应以“王引之”最为工切。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之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在学术上的贡献是绝不低于胡适之的。“黉宇”,出自《后汉书·儒林传序》:“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指旧时学校的校舍,这里代指全国高校及楹联高校联盟。寓意“第四届中国楹联高校联盟会议暨‘中国楹联地域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像当年一样争锋出更多像“王引之”这样绝佳的对联成果。可谓对此次联盟会议期望无比之高。
      正如杨振生先生期待的那样,第四届中国楹联高校联盟会议如期胜利召开,并在此次“中国楹联地域文化研究”课题上取得的众多研究成果。不辱使命,再创高校楹联佳话。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岳民立老先生专门撰文从区域性、特色性、共融性、特殊性、前瞻性等五个方面系统论述、评价此次会议胜利召开的重大意义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新思维、新动向,是楹联文化进军新领域、新层面的重大举措。
      杨先生这副贺联推波助澜,锦上添花,为盛会造势、添彩,构思新颖,手法独特,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融合,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原载《中国楹联报》)


杨旭,笔名:晨曦、菊潭散人,1982年生,河南西峡县人,本科学历。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楹联学会理事。现任西峡县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西峡县新联会诗词楹联家分会会长。西峡县泰盛楹联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西峡县人民陪审员。西峡县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先后担任西峡县第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常江教授、杨振生先生学习楹联,致力于楹联非遗保护与传承、楹联产业探索与研究。担任《诗联家》杂志、《联斋》微刊主编。出版散文集《翰河春水》,主编诗联集《成风化人润龙乡》等书籍,出版个人楹联作品集《晨曦阁联稿》《虚静斋联稿》(一卷、二卷),创作各类楹联作品近4000副,多副作品被雕刻悬挂,偶有获奖。组织召开“江尊禹楹联作品研讨会”,主持申报“楹联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持举办“西峡香菇”、“西峡猕猴桃”“西峡传树争做”“西峡财富新城”等主题楹联征赛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5-5-1 19:54 , Processed in 0.878282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