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回复: 0

楹联意节律浅说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85
发表于 2023-12-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楹联意节律浅说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3-12-08 00:00 发表于河南


联 斋  第3829期


楹联意节律浅说

李洪起

      以《联律通则》为指导,探索语义节奏与声律节奏的关系,对意节律和意节点断句获取认识,在楹联学习与创作中发挥作用,对提升楹联鉴赏和写作能力皆有意义。
      “意节律”或称为“意节点”、“节奏点”,更贴切些可诠释为:“意节点联律平仄法”。多见于有领字或衬字开头的联语,如肩头句。主要特征在其节奏点不似马蹄韵诗律的平仄两两交替。意节律或意节点,指词语的意义单位,是每句话中最关键的断句处(点)。
      具体看律诗和楹联声律中关于平仄规则的马蹄韵从中唐时期格律诗定型便通行至今,成为骈式联和律式联的基本联律。适于马蹄律,在双数字位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的节奏点平仄对立。都必须二四六分明,一三五条件允许下可以不论。律式对联中如遇到音步与意步不一致时,允许平仄交替按音步安排,读句则按照意步停顿也就是“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通常认为是马蹄韵的变格。对联格律的节奏,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律式节奏”和“词式节奏”以外,还包括句式节奏和语意节奏。一般楹联不是用于吟唱的,而是供阅览和诵读的,因而不宜套用诗词中的声律节奏而应注重强调意节!联律通则规定:"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这是允许的。

      楹联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其一,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完全一致
      例1、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唐】白居易
      例2、楼台/金碧/将军画,水木/清华/仆射诗。【清】英和
      例3、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清】顾光旭
      例4、得好书/如结/良友;行公道/似著/真经。【今】姚春才
      它们的语义与声律在节奏上完全一致。

      其二,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不一致,声律不变
      例1、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例2、晚步村堤/客心远,水萍傍岸/晨浮烟。【明】方孝孺
      例3、左图/右史/如指掌,前古/后今/成赏心。【清】洪亮吉
      它们的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各不相同,而声律格式保持不变。

      其三,语意节奏改变声律节奏
      例1、相赏有/松石闲意,自谓是/羲皇上人。【清】郭麐(声律节奏及语意节奏失替失对)
      例2、有时自/竹间/向坐,无事至/兰若/中游。【清】包世臣 ( 失对)
      例3、旧有/掌故/重金石,君其/归来/在山岩。【清】陈希廉(语意节奏失替)
      例4、壮士/挥戟/虬龙舞,骚人/醉吟/青鸾鸣。【清】汪琬 (同上节奏点失替)
      从声律节奏来看,4幅联均有失替;例1例2语意节奏点失对。
      可见对于词式对联和散文式对联,不能从句子开头按照二字而节安排音步。若像骈式对联那样直接套用马蹄律,或像律式对联那样直接套用诗律,便会破坏语意节奏而出现失替失对。此种情况则应按意节律,以意步步脚为节奏点,来安排平仄交替和平仄对立。例如:
       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
      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
      很明显用“马蹄韵”是解释不通的,因为“李谪仙、陶彭泽、千金裘、五斗米”都是专有名词。如果用意节来分析则是(各意节用竖线隔开):
      李谪仙(平)|欲以(仄)|千金裘(平)|换酒(仄);
      陶彭泽(仄)|不为(平)|五斗米(仄)|折腰(平)。
      这样平仄交替,抑扬顿挫的感觉就出来了。再如:
      小筑于/山水间,直以云霞/为伴侣; 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清·纪晓岚贺法式善梧门书屋落成联。此联明显为意节律,上联盛赞书屋构筑之美,下联称颂主人才能之高。再以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为例: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皆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此联也为意节律并非走马蹄律的节奏点。联中领字一字领“看/倚”和三字领“说什么/更何须”可不看平仄,余下的10余句52个字则上下平仄相对,一丝不苟遵循词组结构相应及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仔细揣摩“南京燕子矶永济寺”一联,为在诵读时停顿合理、表意清晰,单字词在句首或句末时作独立意节,在句中则不作独立意节而归并入相邻的意节;固定词组允许四字或四字以上作为意节单位。这是由于汉语中大多数的字、词、词组都有独立的意义,而有些三四个字或更多字的词组,其內部语素多为黏着状态,往往不能也无须再作划分,因而对意节的划分不拘泥不呆板,确以意为主灵活不滞。总的看楹联与诗词两者既有共同特征,又各具特点。可以说意节律并非只是作为马蹄韵的补充,也是独立存在的联律,即以词语对仗、声律调协为基础的意节律、意节点及平仄格式。而且在楹联创作普及和提高的过程中也普遍有了这样的认识,其适用性要比马蹄律广泛、灵活得多。这一点已逐渐为大家所理解和重视, 并于一定程度上形成共识,无疑对推动楹联创作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李洪起,网名洪波湧起。50年代生于沈阳。退休后开始研习诗词楹联。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國楹联学会会员、鞍山市诗词学会外埠会员、沈阳市楹联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化报辽宁工作室副主编、北梦南缘文学社副社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6 23:55 , Processed in 0.11451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