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回复: 0

颜秋生‖节气楹联创作漫谈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85
发表于 2023-11-15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颜秋生‖节气楹联创作漫谈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3-11-15 00:01 发表于河南


联 斋  第3760期


节气楹联创作漫谈

颜秋生

      二十四节气、楹联都是中华独有国粹,撰写节气同题,几乎是联坛每年不可或缺的既定动作。写节气这样的时令联,我们常常不担心没素材,有时反而是怕“患”上“密集症”。每个节气的素材很多,大致包括时令、气候、物候等等,林林总总的,而节气数量又多达两打,面对海量信息,觉得个个都好、都想利用起来,临近交卷了,还在艰难抉择,最后匆匆取舍、草草成联,事后看联作,往往是堆砌罗列一些物候景象而已,难出新意、难成精品。随着时间推移,节气接踵而至,上一次的节气联觉得没写好,这一次又要写了,不好的体验“似曾相识燕归来”,以至对于写节气联有“谈虎色变”“滚雪球”的印象。素材多、难取舍的情形,我个人是有的,相信大家多多少少也有同感吧。联斋这次谈及节气联话题,我从自身体会切入,抛砖引玉,必有不当,大家海涵。
      既然问题来了,怎么破?自己厨艺不高,不代表品味不了美食,那就多尝尝金牌选手做的好菜,多看看相关食评。这口里本没有什么味,尝得多了,总会找到一款合自己胃口的,细细体会,慢慢揣摩,多多练习,总会做成美食、形成自家菜谱的。

【节气联的选材取舍】

      个人认为,既然笔力不逮,与其“大而全”,不如选“短而精”。集中优势兵力,攻关键一隅,自可拿下一城。那“短而精”的关键点在哪,它长啥样呢?对,你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该节气的画面,就是你的节气联所要表达的意象,你就按图索骥选材好了。需要注意的是,脑中画面也许和实际情况有偏差,那我们就以该节气的权威画面为标准。二十四节气的标准照,我觉得可以参考2月4日立春那天、北京冬奥开幕式上的惊艳亮相。翻看对比网文《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每一秒都是中国人的浪漫》中“芒种”的配图,发现居然和我现在的电脑桌面是同款。现在六月芒种已过,如果当时我意识到桌面是经典的芒种画面,下笔应该会轻松很多的。

【节气联的切题】

      “切题”延续涉及立春。为保证原汁原味,利于学习领会,这里请黄一坤老师,允许我引用您的楹联盛宴食评,谢谢!原文如后:
各大对联创作平台先后推出同题“立春”征联。但是从发出的作品粗略来看,发现很多作品无法写出“立春”的特点,即“切题”有问题,一些写成初春、早春;有的甚至写成题“春天”。“立春”与“初春”“早春”究竟有何不同?怎样写才不会偏题呢?我想立春在于“立”,在于表达节气的转折,如偏离这“点”,那么越行越远,自然偏题。大多数老师极力描写春景:梅花、柳丝、早莺、飞燕、暖日……纵积放了一大堆词汇,也无法让人感到是在写“立春”,一些诗意横生,却写成“初春”的模样。
      当我正在疑惑时,方留聚老师在朋友圈发了关于“立春”的帖子和自己写的一副题“立春”作品。我稍加注意一下,在思考之际,突然,方老师在下面发来修改稿,此时一个闪铄骤起,十分夺目,原来就有“夺”字在跳动!于是我秒题一语。请看方老师修改前后作品和我的言语:
      立春(未修改)
      风唤柳丝,雨润新芽,鸭知水暖晓行早;
      燕穿檐下,牛耕垄上,鹊报梅红意恐迟。

      立春,改为:
      风唤柳丝,雨润新芽,鸭知水暖晓行早;
      燕穿檐下,牛耕垄上,梅夺春红意恐迟。
      巧“夺”先声,“立”意自新!赞。
      读罢方老师修改后的对联,终于豁然开朗了。他用深厚的文字功夫把“立春”之“立”夺回来。此“夺”“巧夺天工”,用得极生动。结句不单出彩且切中“立春”之题。“知”“早”和“夺”“迟”把立春之“立”逼出,特别是“夺”形象表达出联题定格在“春与冬”的争夺战中,紧紧扣住“立”意。这是切题的典型例子,这是用活关键字的教材。
      从方老师这副作品可以得出:光写春景,没有关键字眼来点亮主题是不行。如果偏离“立”之毫厘,极可能已离题了。锁定“精彩”,便能脱颖而出!

【节气联的“刷新”表达】

      其一,文风有朝气。二十四节气、楹联是传统文化,二者相遇结晶而成节气联。其实,传统文化也可以有“刷新”的表达,她的打开方式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通俗的。文章合为时而作,描写时令的节气联,更应与时俱进。楹联要贴近生活,要贴近青少年,就不必刻意“古风化”,唐代文豪白居易够古吧,但其文字可以平白如话,联坛“古体风派”之说可休矣。
      其二,内容有新意。如果同一节气,每年成联都是老生常谈,自己写、别人看都会“审美疲劳”。年年岁岁节气似,这是节气共性;岁岁年年节气异,这是时事差异。能写共性固然好,写出特性才能醒目。这里的时事范畴,可以是农事的时代变化,或者是时政反映、当时的天气异动等等。
      农之今用。湖南戴子喜老师的“芒种”联:
      野农何雅,塞北频传收麦句;
      芒种不忙,田间少见启镰人。
      “田间少见启镰人”时代感强,农机已大规模替代“锄禾日当午”的传统农作,这不争的事实入联,作品的丰满度在字外油然而增。
      政之今用。河南张项学老师的“雨水”联:
      归雁欲来时,长天云淡,高峡波明,蒹葭摇曳招新影;
      和风轻拂处,冬奥鸣金,神州清疫,烟雨迷蒙润翠春。
      该联一反纯粹写实写景的节气联常态,结合“冬奥”“抗疫”等时政,角度新颖立体,十分耐看。结句“烟雨迷蒙”,既写实景,又暗含 “疫情态势不明朗、不确定”的言外之意, “润翠春”三字收尾,自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天气之今用。本人的准“大暑”联:(联题为《端午前瞻大暑》)
      大暑甘霖日后,端午雨镞时下,一派两厢,淋漓今预览;
      台州万众送船,汨罗百舸争流,同工异曲,风土此相关。
      今年端午五十天后为大暑,大暑“三候大雨时行”。端午日大雨滂沱,特入联以记。
图片
颜秋生,教育类从业者,楹联爱好者。2008年起野生成联,愿见贤思齐。为人性僻耽佳句,每逢刊出喜若狂。联作散见于《联斋》《中华楹联报》等相关媒体。
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7 09:32 , Processed in 0.23858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