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回复: 0

孙福奎‖我对比拟的认识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85
发表于 2023-11-14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孙福奎‖我对比拟的认识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3-11-11 00:00 发表于河南


联 斋  第3748期


我对比拟的认识

孙福奎

       比拟是诗联等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即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原来的这个事物称为“本体”,被模拟的事物称为“拟体”。
比拟有两种基本类型:拟人和拟物。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如张继和老师的诗句:“黄河灯月夜,青海梦云天。”《“青海年醉海东”春节文化小年启动仪式》)把青海(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做梦梦到云天,使诗的内涵更加丰富,意境更加开阔鲜明。
拟物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如吴会学老师咏杨绛先生的联句:“百年不老耀七星。”把杨绛先生比拟作发光的日月星辰(物),光耀七星,生动地展现了先生的伟大与不朽。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如李士权老师的联句:“芬芳盛世九州开。”(《咏〈西峡楹联〉》)把楹联(物)比拟作鲜花(另一种物),芬芳盛世,在九州开放,生动形象。
比拟和比喻有区别。二者虽然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修辞方式不同。“比喻重在喻",也就是打比方,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一般本体(甲事物)、喻体(乙事物)都出现(特别是喻体始终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如、仿佛、犹如”等联结;比拟重在“拟”,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借助想像模拟拟体的语言、动作、形态等,一般无拟体出现。如汤建农老师的诗句:“特色游区如画卷”(《仲景养生小镇》),把养生小镇比作画卷,就是运用的比喻。
比拟是一种很有效的修辞方法,运用恰当,能使所描绘的对象鲜活生动,耐人品读。但若运用不当,则会事与愿违,有损表达效果。因此,运用比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比拟的拟体要符合本体的特点。李林森老师在《君山赏荷》长联中,有“散浴女芬芳"的句子。这种拟人手法十分得体。水中的荷,与水中美人有许多相似处,“荷香”可以“浴女之香”比拟。这样的描绘,自然贴切,使荷花可爱极致。若改一下,把“荷香"比拟成农夫在塘里洗澡时的“汗味",恐怕就失去荷花的美感了!
再如我对徐文德老师的出句中,有“鸟曲千支赛笛箫"句,把鸟鸣的声音比拟人演奏笛箫的乐音,是合理的。鸟鸣清脆悦耳,很好听,与笛箫之声有公共处。若改成人敲锣打鼓声,就不合适了,鼓锣之声与鸟鸣之声相差太远。
可见,运用比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以拟体要尽量符合本体的特点,不能牛头不对马嘴,硬往一起凑,显得不伦不类。要重视本体事物和比拟事物之间须有一定的联系,即具有可拟性。有资料称,可以说“歌声在飞翔",因为歌声传向四方,与鸟会飞的特点近似,而不能说“歌声在飞奔"。可以说“高山在招手",“河水在歌唱",因为山是立体的,犹如站立的巨人;河水流起来有声响,与人唱歌近似,就是这个道理。

二,运用比拟要弄准褒贬,注意感情色彩。比拟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应注意这种色彩,是褒是贬,选择合适的拟体,选用恰当的语言、动作、形态,遣用贴切的词语,不要用错。如李钦渊老师的《咏牛》联作:
行走垄田甘寂寞;
播收稻菽满欢欣。
联中咏颂牛的功勋,对其充满褒扬和喜爱。运用拟人手法,“行走垄田甘寂寞",“播收稻菽满欢欣",让牛具有人之情,呈现出牛辛勤劳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精神。“甘寂寞"、“满欢欣"遣词精妙,字里行间蕴含着牛的无私和可爱。若改用别的词,如“贪婪、狂躁、怒吼、愤怒、委屈、郁闷"等,恐怕就会弄错褒贬,感情色彩不一样了。再如田兴隆老师的《闻解放军三个医疗队抵武汉增援》联作:
病毒袭侵,江汉相流泪;
军民襄助,龟蛇亦动情。
联中成功运用拟人手法,让山河具有人的动作行为。江汉两江流泪,表达了对病毒的憎恨和对疫区的同情;龟蛇二山动情,表达了对解放军医疗队的敬意和感激。这样语言生动恰切,比拟所展示的效果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符,增强了联作的感染力。

三,运用比拟要注意语体和语言的修辞需要。运用比拟是为了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把人或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强烈感情,增添特有情味,因此多在诗联、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中使用,而不宜在科技、公文等语体中使用。即使在文学作品中,也要看此处是否需要比拟。如果牵强使用,可能会破坏语言环境,无利而有弊。叶圣陶的《前途》中,写主人公怀着沉重的心情,把嫁时的衣裳拿出来看和晾晒,温温旧日的情谊,“等一会,重又请它们回入箱子里”。后来再版时,作者舍弃了拟人手法,改为“等一会,重又塞进箱子里。"因为拟人手法破坏了沉重心情,反而会使沉重心情显得轻松和悠闲了。叶老的例子,给我们很好的借鉴。
以上就是我对比拟的一些粗浅认识,提出来与文友们切磋。


孙福奎,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2月出生,原籍山东莱州市,现住黑龙江双鸭山市。1967年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黑龙江双鸭山市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为中学副校长。爱好文学写作,发表楹联、诗歌、小说、散文等各类作品逾千篇。中国楹联学会、黑龙江楹联家协会会员,中华国粹网版主,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有作品入选《中国对联作品集》、《对联中国》、《黑龙江当代楹联作品四集》等书籍。参加全国诗联大赛,获奖60余次。联斋特邀评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7 11:01 , Processed in 0.10862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