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5|回复: 0

清心寡欲品茶联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85
发表于 2023-10-3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清心寡欲品茶联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3-10-29 08:50 发表于河南


联 斋  第3707期


清心寡欲品茶联

刘永清

      茶系中国之国饮。持一杯香茗,品一缕清香,悠然自得,飘若神仙。古往今来,很多妙联将中国茶道、茶文化、茶之功效、之神韵描绘的淋漓尽致。“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座上春风扑面,壶中香茗沁心。”工作之暇,亲朋相邀,品茶赏联,其乐无穷。
      趣言能适意;
      茶品可清心。
      此联主要说明茶之功效。茶能提神醒脑,可使人心清如镜,不染尘埃。故茶具上常有“可以清心”之语。同时,联语还蕴含着洁身自处,清廉待人的意思,表现出浓郁的“清、廉、静、和”的茶文化味道,回味悠长。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春。
      此联为西湖龙井园联。龙井是西湖凤凰岭上的清泉,泉之西,环山产茶,名西湖龙井茶。联语主要围绕龙井所处环境绘景讲茶。一方面将龙井之疏影月色、摇曳梅花跃然纸上,似诗如画;一方面讲茶论道,指出谷雨前的龙井茶更佳。写诗烹茶,茶香诗浓,令人神往。

      黄金碾畔绿尘飞;
      碧玉瓯中翠涛起。
      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咏茶》诗中的一副联句。联语记述了当时制茶、煎茶的方法和过程。当时喝茶,需先把茶叶晒干,然后放到用铁、铜或黄金做的茶碾里碾碎,制成粉末后,再把它放进瓯里煎。瓯相当于现在的砂锅,一般用玉石做成。碾茶时,“绿尘”飘逸;煎茶时,茶汤泛“翠”。形象地展现出主人讲究茶道,钟情茶艺,追求雅致,乐在其中的心境。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牌坊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茶可解烦,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栖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联语是说,人们为了寻根问祖常到洪洞县观瞻大槐树,到“饮水思源”茶室品尝“碧乳澄香”之茶,体味“源自故乡”之水,聊以“解烦”宁虑,息心怡情,通达世味。而茁壮的绿槐总是夹道欢迎离乡的游子,当他们跋山涉水,栖歇于“古大槐树处”碑亭前时,定能真切地体识到故乡的深情。联语朴实自然,恬淡清新;故乡情浓如茶,倍感亲切。此联,从饮茶解烦,清心思源着笔,表达“通世味”,“识乡情”之目的。茶韵悠扬,诗情横溢,充分显示了茶之魅力,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名胜茶联。

      济南趵突泉泉池东侧望鹤亭(今为茶社)门前悬有一联:
      滋荣东茹温常早;
      润泽春茶味更真。
      此联出自宋代文学家曾巩《趵突泉》诗:“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臣。滋荣东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旁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曾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上联写趵突泉水温。曾巩《齐州二堂记》:“趵突之泉冬温,泉旁之蔬果经冬长荣,故又谓之温泉。”即指此意。下联写趵突泉水质。是说其水质好,系上佳饮用水。用于泡茶,更能增添茶之香味。

      据《古今谭概》载,明初某解元及第后,与同伴一起到妓馆。妓女知其才名,欲借机试之。遂沏茶一盏,分三份敬之。并曰:
      三分分茶,解解解元之渴。
      解元速以下联相对:
      一朝朝罢,行行行院之家。
      联语采用转类手法。上联第一个“分”作量词,第二个“分”作动词。前两个“解”字为动词,第三个“解”为“解元”之“解”。而下联第一个“朝”,读如“潮”,指早朝。前两个“行”字,为叠词,作动词,读如“形”。第三个“行”,读如“航”。“行院”,即妓院。

      北宋时期,福建有个神童叫许将,字冲元。自幼聪敏灵悟,勤奋好学。一次,在招待一位老伯饮茶时,老伯发现上玄月正映入茶杯中,便顺口出了句上联:
      茶饮客吞杯中月。
      小许将抬头四处张望着寻找灵感。忽然,他看到水井畔有人在打水,便高声吟道:
      水吊人抽井中星。
      在场的人齐声叫好。老伯站起身来,笑呵呵地说:“小神童名不虚传,将来一定高中状元啊!”

      唐伯虎与陈白阳同是名画家,两人私交甚笃,常在一起吟诗作画。一次,他俩来到一座道观,观主外出,小道童就用锅煎茶招待他们。唐伯虎问明情况后,对陈白阳出联道: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
      陈白阳思忖道:“‘罐煮’,有谐‘观主’意。”遂对道: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
      “私沽”,谐“师姑”,与“观主”相对,恰到好处。

      郑板桥常常独自带着画具,到名胜风景区观察写生。他曾到镇江焦山游览,借住在自然庵,用别峰庵作画室,潜心创作。面对滚滚长江和巍然耸立的山峰,他在画室门前自题一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作画屏。
      他要汲长江水煮新茶,要买尽青山作画屏,这是多么豪放而旷达的胸怀!充分反映了作者醉心自然的豁达情怀。
      北市中山园听雨轩,民国初年改为茶社,门联为:
      七度卢仝碗;
      三篇陆羽经。
      上联指唐代诗人卢仝,号玉川子,一生爱茶成癖,曾作《茶歌》。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样描述饮茶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两腋习习清风生。”下联写唐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曾著《茶经》三篇,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被誉为“茶圣”、“茶神”。


刘永清,字江天,网名:新晴雨。1956年生,邯郸市肥乡区人,大学文化。中国楹联学会终身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邯郸市诗联学会顾问,肥乡区诗联学会名誉会长。河北省楹联学会授予“河北联坛名家”称号。微信悬联获两项“世界之最”。作品被收入《中国对联作品集》《当代国学家大辞典》《中国楹联年鉴》等。著有《婚恋对联故事》《析字对联赏析》等多部楹联专著及《千年古县—河北肥乡》《肥乡人文》等多部文史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7 08:28 , Processed in 0.13413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