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回复: 0

红叶催诗 黄花对酒 ——方留聚《秋色》联赏析 徐玉基 上海

[复制链接]

1492

主题

15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402
发表于 2023-10-1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红叶催诗 黄花对酒



——方留聚《秋色》联赏析



徐玉基 上海







      正值秋浓时节,方留聚题《秋色》一联为秋光添色添趣,恰合时令。

有言秋日胜春朝,教色彩斑斓,红叶催诗添意趣;

把盏银波来爽气,任醇香浓郁,黄花对酒竞芬芳。

      秋天是一个矛盾的季节。无数人写下悲秋的诗句,典型的是杜甫,如茅屋为秋风所破,万里悲秋常作客,还特地写了一首五律《悲秋》。但不少人反其道而行之,写的是金秋、高秋、清秋。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更是脍炙人口。毛泽东主席诗句多有咏秋,“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给人以秋天美好的感受。

      联题《秋色》,意境要为营造主题氛围服务,首句化用刘禹锡诗句,点明了作者眼中的秋色,是亮色新色斑斓色,从而为全联定下了阳光的基调。与时代合拍,与人民共鸣,通过秋色,来赞美祖国的大好风光,也写出了人心的美好向往。

      写秋色,就要描色,腰节直抒胸臆,只一句“色彩斑斓”,就将秋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教”平添了灵动和生气。这个色彩,既是自然的色彩,也是人们眼中的色彩,自然和人和谐地融为一体。结句从朦胧到清晰,从抽象到具象,以秋天最为抢眼的红叶为媒介,营造心中美好的意象。上阳宫女题诗红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作者借用此典,不但让红叶充满诗情画意,更是让人心中生发出美好的期待。

      下联承上联,让思路在更广阔的想象中着意驰骋。从眼前到遥远,从清晰到朦胧,从地上到天中,首句化用了明末清初诗人李穑诗句:“依依玉兔弄药杵,炯炯银波浮酒尊。”秋天正是金风送爽,星汉璀璨的季节,将银河倾入酒尊,迎着送爽的秋风,相像十分丰富。银波即银河,宋代词人姜夔有句:“空赢得,今古三星炯炯。银波相望千顷。”与上联相对,醇香浓郁,从色到香,一个“任”字,旷达潇洒之情油然而生,让人心旷神怡,陡长精神,到结句情绪达到高潮。古人多有有黄花伴酒佳句,而一洗胸中块垒。如宋代韩琦“且伴黄花入醉乡”, 明代居节“黄花对酒近何如”。而今陶醉在秋色之中,清心无旁骛,精神有寄托,那是何等空灵的境界。

      全联营造了秋色的美丽意境,写的是景,寓的是人。全联有着唐代诗人许浑诗句的宛转,“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

      联不长,字不多,三个分句,要写好秋色这个大题目,非要独辟蹊径不可。作者谙熟历史典故,善于用比兴手法,化用古诗于无形,在处理“色”上,运用了多种手法,有明有暗,有主有次,有隐有显,有大有小,有抽象有具象,尽量让有限的色彩词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让联语“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以为声”(前赤壁赋句),似见其色,似闻其香,而余味绵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8 02:41 , Processed in 0.100357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