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回复: 0

同音异字绕口联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85
发表于 2023-9-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同音异字绕口联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3-09-15 00:02 发表于河南


联 斋  第3573期


同音异字绕口联

刘永清

      所谓绕口联,就是将读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放在一起,交错反复,故意造成绕口难读而又趣味横生的特殊艺术效果的联语。同音联、同韵联,有一些也绕口有趣。绕口联与绕口令有许多相似之处,正确朗读,可训练人的大脑反应能力,使人头脑灵活、吐字清晰,口齿伶俐。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出句用叠韵五个仄声字叙述眼前所见,对句采用同样手法描绘耳畔所闻。用词组句工整贴切,音韵也十分协调,读来绕口有趣。
      驴系梨树下,驴挨梨落梨打驴;
      鸡站箕沿上,鸡飞箕翻箕扑鸡。
      这里的两组同韵字“驴、梨”、“鸡、箕”,巧妙地将两件事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恰似绕口令,意趣超然。
      毛毛抱猫猫脱毛,猫弄毛毛一身猫毛;
      道道要刀刀刮道,刀伤道道满脸刀道。
      联语运用叠词、重言、混异、连珠等手法,一气哈成,奇巧谐趣。

      有这样一副绕口巧联:
      爹打弟,弟滚地,嫂嫂烧苕哄地弟;
      姐呼鸡,鸡藏箕,叔叔竖黍惊箕鸡。
      上联说,爹爹打弟弟,弟弟滚到地上,嫂嫂拿着烧好的红苕去哄躺在地上的弟弟;下联说,姐姐呼唤鸡,鸡藏在簸箕下,叔叔竖起黍秆惊跑了簸箕下的鸡。联语巧妙运用了谐音、顶针、叠字、复字等手法,使之音韵婉转,读来绕口有趣。

      明户部尚书边贡,拥有侍妾多人。继妻胡氏通诗文,识礼仪,因而常常因为侍妾而争吵。一日,边家宴宾,有位知情者出了一比上句:
      讨小老嫂恼。
      边贡听后很尴尬。一旁的胡氏听到后,便让侍者送来一比下句:
      想娘狂郎忙。
      意指边贡常为讨小妾(旧称姨娘)而奔忙。无地自容的边贡不知说什么好,不过,从此以后,他不再提及讨妾事。

      马家儿子小马见自家养的两匹马跑出槽外踢咬,即叫妈妈牵回槽上。邻居以此做绕口联求对:
      马咬马,马踢马,小马喊妈出,妈打马,马拉马,马归马槽,妈妈喂马,马看妈,妈看马。
      有人以农夫老牛叫女儿小妞拉牛为题对道:
      牛抵牛,牛蹭牛,老牛唤妞来,妞砸牛,妞撵牛,牛入牛圈,妞妞栓牛,牛瞪妞,妞瞪牛。
      联语构思精巧,通俗易懂,马牛相对,妙趣横生。

      相传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为官时,一次约朋友乘船游西湖,命歌女提锡壶斟酒,歌女不小心,把壶掉入湖中。友人以此出上联求对: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出句嵌有“西湖”、“锡壶”、“惜乎”三组谐音字,读来朗朗上口,对起来难度很大。因此,令苏轼望联兴叹。
      无巧不成书。据说朱熹在福建时,路过南平,途中买到一只蓝色花瓶。侍从以此出句戏之:
      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得南平,难逢蓝瓶。
      后来有人将以上两个单句辑为一副对联,遂成奇趣。

      《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载有这样一联:
      玉澜堂,玉兰蕾茂方逾栏,欲拦余览;
      清宴舫,清艳荷香引轻燕,情湮晴烟。
      上联“玉、逾、欲、余”四字音近,“澜、兰、栏、拦、览”五字音近;下联“清、轻、情、晴”四字音同,“宴、艳、燕、湮、烟”五字音近。玉澜堂,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为清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建筑。
      联语通过两个著名建筑,利用四组音同或音近的词语,组成一副精妙绝伦的绕口联语,典雅绮丽。

      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是据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吟诗楼”改建的。为纪念薛涛,有人作了一个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作者系有感“江”、“楼”而发,用语奇绝。一是“楼”、“流”同音押韵,读来自然流畅;二是两个“千古”,既是赞望江楼千古,又系江水长流千古,意境巧妙。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川李吉玉在“古印月井”边触景生情,才对出了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联语针对上联“咏楼咏江咏流”的意境,用“写井写月写影”与之对应。同时“井”、“影”同韵,两个“万年”,一颂井之古老,二称影之长久。对仗工稳,语意恰切,绕口有趣,令人称绝。

      传说,清代时有一任姓官员,喜欢议论、批评朝政。因此,得罪了不少当地权贵。后来,朝廷派来一姓管的官员巡视,地方权贵趁机向姓管的官员反应攻击姓任的官员。姓管的官员便当面斥责姓任的官员,并送他一句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任姓官员不服气地马上回敬一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上联复用六个“人”字、五个“说”字;下联连用六个“官”字、五个“管”字与之对应。内容虽然平淡无奇,但拗口有趣。其雅致逸兴,亦慨然其中。
      从前有位刁先生,在私塾上对课时,出了这样一片歪联: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童生们很感兴趣地琢磨了半天,谁也没能对出下片。快要下课了,塾师着急地说:“你们这些废物,谁能对出来请举手。”他这一骂,到启发了一位童生。他独自在“先生”上做文章。忽然,他举手对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童生听了,一阵哄堂大笑。先生听了,气得跌坐在椅子上,听到这样一句对仗工稳的下联,干张口说不出话来。


刘永清,字江天,网名:新晴雨。1956年生,邯郸市肥乡区人,大学文化。中国楹联学会终身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邯郸市诗联学会顾问,肥乡区诗联学会名誉会长。河北省楹联学会授予“河北联坛名家”称号。微信悬联获两项“世界之最”。作品被收入《中国对联作品集》《当代国学家大辞典》《中国楹联年鉴》等。著有《婚恋对联故事》《析字对联赏析》等多部楹联专著及《千年古县—河北肥乡》《肥乡人文》等多部文史著作。


  顾问:常   江
  主编:杨   旭
  副主编:徐文德  江孔顺
  邮箱:xixiayx@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7 00:22 , Processed in 0.09425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