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回复: 0

【老严话联】话说借对

[复制链接]

1074

主题

206

回帖

953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534
发表于 2023-6-9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严席文,曾用名严习文,网名烟波钓客,广东梅州人,楹联爱好者。


图片

借对,修辞中对仗的一种。借对通常可分两类:



(1)借音为对。即以句中某字的同音字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

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鸿”音同“红”,借以与“白”相对。



我也曾在撰联中采用借音为对,如我题西游记一联:



好事总多磨,历万里艰途,终成正果;

妖魔皆不敌,纵千般手段,亦是输方。



联中的“艰”音同“肩”,借以与“手”相对。



(2)借义为对。即句中的某字有两个以上的意义,句中用的是甲义,而借其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

如唐代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绹见招》中:



汉苑风烟催客梦,

云台洞穴接郊扉。



句中“汉”为朝代名,但“汉”又有星汉之义,此即借以与“云”相对。



我也曾在撰联中采用借义为对,如我题济南西站一联中:



鹏路连天,远客每从车上下;

龙门拔地,通途总在济南西。



联中“下”为动词,下来的意思,但“下”又有方位词之义,此即借以与方位词“西”相对。



又如我在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联中的作品:



四九年初立,百废待重来,在后争先迎日上;

七十载渐兴,一同歌崛起,由贫至富壮云南。



联中的“上”为动词,但“上”又有方位词之义,此即借以与方位词“南”相对。



在对联中,通过借音或借义,可以增加对联的工整程度。当然也不要去刻意去借对,我在撰写济南西站一联时,是为了寻找一词和“济南西”相对,思来想去,才想到了“车上下”一词。所以,当撰联中遇到能用借对时,但借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7 09:08 , Processed in 0.12352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