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回复: 0

也说诗联中“比拟”的运用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85
发表于 2024-5-1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也说诗联中“比拟”的运用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5-12 00:00 河南


联 斋  第4351期


也说诗联中“比拟”的运用

李士权

比拟是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这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在诗词联中对刻画形象,营造意境,以简省的文字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先说“拟人”。“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去!”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这是词的下阕。词人以比拟的手法 ,刻画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昨夜醉倒在松树旁的词人,居然跟松树答讪起来,问松树曰:“我醉得怎么样了”?朦胧之中松枝摇动,只当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并一声厉喝“去”!醉憨之态活灵活现,南渡至今以收复为己任的倔强性格尽露无遗。醉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朝廷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词人就是醉倒了,也要挣扎着自己站起来,而偏安江左得了软骨病的朝廷是多么的可悲啊!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有这样两句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用拟人手法,视敬亭山为知己,既表现出诗人在现实中的孤独,又表现出找到知己的安慰,甚至是感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再来说“拟物”。古诗词中的咏物诗多以比拟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王安石的《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孤桐即为王安石的人格写照。如果我们了解了王安石的变法经历,把握了他的思想性格及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看出,诗人是用拟物的手法以“孤桐”自况。古来变法荆棘满路,重重险阻,诗人亦承受着种种打击,但他如“孤桐”一样志存高远愈挫愈勇。尤其尾联直抒胸臆,为天下沧生计,宁可像“孤桐”一样粉身制作五弦琴,为百姓“解愠”,把誓死变法的雄心壮志合盘托出。
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歌曲《社会主义好》把近代侵略我国的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华大地彻底解放的时刻,如同丧家之犬逃之夭夭。比拟恰切,形象生动雅俗共赏。
最后说一下此辞格在楹联创作中广泛使用的情况。先说“拟人”手法的运用。《十四期联斋习对作品集锦》黑龙江哈尔滨徐文德老师出句:雨止风停,飞虹七彩连天地;黑龙江大庆聂丹老师对句:土肥禾壮,荡翠千畴醉陌阡。从现实看,庚子之春,抗疫初捷,雨止风停,神州大地彩虹飞天;江南塞北千里平畴,人欢机唱,连无知的阡陌看着这土肥禾壮绿波荡漾,三春风景,东方独好的场面都深深地醉了,更何况从樱花怒放的黄鹤楼头走来的人们呢!
再如,联斋天地第673期《楹联里的杨绛先生》,云南龙陵杨选从老师的作品:百年书为伴,一生笔做陪。“伴”“陪”把书笔人格化了。写出了杨绛先生一生一百多年乐于读书,笔耕不辍的治学精神。
再举联创作中使用拟物手法的例子。联斋天地第656期《楹联遇见父亲节》。河南洛阳毛利民老师的联作:撑家梁柱,孝老标杆。用拟物手法写出了父亲养家尽职践行使命的辛苦;孝敬父母堪称楷模的美德。短短联语,因巧用比拟辞格,而言简意赅,意境深邃,成为不可多得之作。
以上是自己对“比拟”这一修辞格在诗词联创作中的运用,试谈了一点粗浅的理解。敬请联斋里的师友指教。


李士权,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大桥屯。1970年参加工作,1983年在巴彦教师进修学校中函部任中文教师,2008年在兴隆中学退休。中学高级教师。曾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农村报》《巴彦诗萃》《东方》等刊物发表诗歌楹联等作品。黑龙江省楹联家学会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7 01:35 , Processed in 0.09370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