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回复: 0

无情应对也当有“诗家语”范畴的追求

[复制链接]

916

主题

0

回帖

88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813
发表于 2024-4-1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无情应对也当有“诗家语”范畴的追求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4-17 00:01 河南


联 斋  第4263期


无情应对也当有“诗家语”范畴的追求

刘可亮

      人们对于无情对的印象有这样一些关键词:俗、搞笑、联之余。
      创作无情对,在价值追求上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定式:对句只要“句通意顺合逻辑”,就能拿得出手。
      在无情对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样的认识无可厚非。但若仅止于此,则不免短视了。
      事实上,只要按规律办事,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借对素材,无情对完全可能实现在“诗家语”范畴的追求。

一.楹联界的认识长期陷于狭隘之原因分析

      楹联界对于无情对对句的认识定格为前述印象,且长期“保持稳定”,有以下原因。
      1.实施借对时原理之所致
      根据借对的原理,要求所借用的乙义,与甲义要“明显不同”,在普通对联视角下明显不能“匹配”。这就造成了“上下联相对的辞藻”可能不在一个“情境”或“话语圈”,且雅俗不论。
      在实施借对时,创作者是基于原理去操作,心里明白会得到“字工义歧”的词。至于这个词会落在哪个“话语圈”,一般是不做预判或预设的,对完之后才明白落在哪个圈子里。故得到的作品到底雅不雅,上下联“搭不搭”,质量高不高,一般是“不受控制的”或“不方便控制的”。

      2.组串成句时选择的逼仄
      联界人士于无情对,大多是略做了解,浅尝辄止。很多对联老手的无情对代表作保持在个位数,且多是五言以下的作品。他们在普通对联中用到1处借对的作品,通常也很少。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作者对于借对的原理掌握不透,使用不娴熟,使得他们在应对五言-七言的句子时,“借对词汇”非常有限。能成一个通顺合律的句子,已是欢天喜地,也就无力考虑更多了。
      这一情形,在众多无情对老玩家身上也体现明显。尽管他们的“借对词汇”稍丰富一些,但原理掌握不透,发掘能力不足,使所用的词汇不过是“富矿”的冰山一角而已。

      3.约定俗成后动力的不足
      历史上冒出来的无情对,客观存在“上下句不搭调”,对句“俗不可耐”的作品占大比例的事实。笔者统计了民国及以前的20副经典无情对,对句为俗句的有16副,占80%,其中“上雅下俗”的为10副,“上俗下俗”的6副。
      经过清代以来人们在认识上的不断积累和沉淀,人们对无情对的形象也就定格了。“但求字面对得工稳”“语气不相投”“命意绝不相同”“都是那些心思巧妙的文人想出来的”等结论也就逐渐固化于价值判断体系之中。
      只要字工句顺合逻辑,就能获得佳评,人们于更高境界的追求也就没有动力,难以推动这门艺术的发展。

二.技术层面允许有“诗家语”范畴的追求

      前文已从技术层面进行了推理,读者已明白“借对词汇”是一个“富矿”,同时也清楚“雅词库”是丰富的,所有诗家语词汇皆可用于借对。
      这里探讨一下“词不搭调”而“句能搭调”这一突破桎梏的问题。比如:
     海气
     空悲
      这2个诗家语常用词汇,对考察时,发现二者“不搭调”,属无情对风格。但是,在五言-七言,或其他风格的句式中,这些词语组串成句时未必不能搭调。因为,我们再发散思维,将发现,“海气”和“空悲”可能在某一件作品中属于同一语境。二者在普通对联的不对应位置出现是常态,现在只不过变更为把二者安排在对应位置而已。于整个作品的构建而言,无非是“砖头”码放的位置有所区别。也就意味着,这种改变对于创作者的推词敲句整体影响不大,只不过比普通对联选择更多,更自由了而已。例,下面的集句联就用到了“海气/空悲”的借对:
      万里山川海气浮,秦鹿突中原,争唱大风思猛士;
      几回惆怅空悲叹,元龙怜远客,才知高雅是农夫。
      此外,还用到了“秦鹿/元龙”“大风/高雅”的借对。看来,创作者只要主动改变认识和习惯,是完全能做到在同一个“情境”或“话语圈”自如用到这些“借对辞藻”的。
      说到底,不管是“直对”还是“借对”,不过都是组词造句,原无本质上的区别,区别的是人的视角和心态。按照普通对联中创作“诗家语”的习惯,不管是用“直对辞藻”还是“借对辞藻”造句,只认“砖头”合适与否本应成为常态。我们却被固化的狭隘认知扼制了几百年。

三.无情应对在“诗家语”范畴追求举偶

      无情对句,离开无情只看对句,也可以是“诗家语”范畴的佳句。这已经被近年来一些创作者所证明。他们能创作出这些作品的大背景是,近十多年来,上述关于“借对的原理”被逐步揭示,“借对资源”富矿被一些赛事初步展现。
      无情对句,一样可以在语言、意境、风格、视角、观点等方面讲求质量,追求杰出。

      1.求得诗情画意
      对句也是传统“诗家语”范畴的雅句,保持诗意浓浓,有优雅的表意,完全没问题。
      对月吟须浮白醉
      连天号角动黄昏

      与君形影分胡越 (唐·姚氏月华)
      前后相思两不知 (唐·白居易)
      在更大的“词库”中择词造句,当然可以自如造雅句。从“无情集句”来看,古代诗人联家也已经“创作”了大量无情对。

      2.也能讽时刺事
      介入社会生活,对时事热点加以评论,技术上无阻。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桃花满苑思人面
      参破白宫怀鬼胎
      凭借无情对天然幽默风趣的特色,这类“时事无情”,恰能如“微型杂文”,为匕首,做投枪。

      3.可以咏史感怀
      咏史诗、联,放飞作者思想,展现独到视角,提出自己看法,无情对也能做到。
      树已千寻休纵斧
      萧何三策定安刘

      登山踩破云一角
      复汉垂成叹三分
      第二例就像是登高感怀的代表作,堪为某一律诗的颈联或颔联。

      4.能供心灵鸡汤
      带给读者精神慰藉,营造心灵静境,带去美的享受,留下诸多余味,无情对句一样能。
      抛书月下读花语
      舒卷人生看白云

      千首古风吟子美
      一身新月种丁香
      是不是有点读林清玄的某些散文的感觉。

      5.堪能谈经论道
      驾驭文人圈子里的话题,无情对也能做到。
      春词未就花先落
      欲说还休李易安

      几巡酒过惭三北
      一卷诗经喜二南
      或触景生慨;或边喝酒,边划拳,边聊诗词界的话题。

      6.亦可蕴含哲理
      如智者发意味深长之哲言,无情对句自然也有此类作品。
      嫩芽初破土
      小节不拘泥

      过来人已老
      功到自然成
      第二例这样的作品,铭之座右,挂之书房,亦无不可。

      7.能成喻世名言
      站在生活的高处,发人生之宏谕,这样的文字也可通过“密集借对”而得。
      诗心抽象无人赏
      纸上谈兵太主观

      能者常为多面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
      哪一天无情对作品进入《新增广贤文》,也不奇怪。

      8.足堪忧国忧民
      身怀社稷民生,先忧后乐,也可借助无情对表达出来。
      六月小荷才露角
      少年重负怎开心
      酒债寻常行处有
      花钱搞定上司多
      民间疾苦,社会风云,生活万象,化成了笔底波澜。

      基于以上论述,建议无情对的鉴赏者和评判者们在评价作品时,把是否有“诗家语”范畴的追求作为一个考虑项,以此逐渐带动创作习惯,重构价值观,推动无情对这门艺术的发展以及密集借对的深度拓展应用。


刘可亮,湖南双峰人,就职于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著有对联理论集《无情对论》《对偶破缺论》《借对论》,领衔主编《无情对韵》,联作收入《藜薰堂集》。其理论专著,皆有填补空白之功,其中《对偶破缺论》首次从“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视角来立论,为传统格律文体尤其是对联形式理论的科学化、系统化犁出了全新的路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5 16:03 , Processed in 0.12019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