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回复: 0

用楹联解读历史上20位帝王将相后 赏析:蒋有泉陈伟明方留聚刘志刚徐玉基纪根奇曹文献张项学等20人

[复制链接]

1395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389
发表于 2023-11-1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用楹联解读历史上20位帝王将相后 赏析:蒋有泉陈伟明方留聚刘志刚徐玉基纪根奇曹文献张项学等20人
原创 大河风 对联天地 2023-11-11 05:22 发表于河南




用楹联解读历史上20位帝王将相后



楹联同题:大禹



大禹,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划疆治、辟九州而称帝禹,“九州”、“华夏”始名。因治洪水有功,人们尊其为“大禹”,既“伟大的禹”。他的重大功绩,不仅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



纪根起评析



1.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劈三门以伏黄龙,改堵为疏,洪魔化作东流水;

铸九鼎而兴夏土,恤民立国,巨擘打开新纪元。

评析:三门,地处黄河中游,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人们把这三股水路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由此而来。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此联,上联形象地描绘了大禹治水的功绩,下联用精炼的语言,刻画出了大禹治理国家的功绩。上联以“劈”字领起,将大禹带领人们治理黄灾的意志和决心跃然纸上。之后带出“劈山治水,改堵为疏”的正确策略。结句以洪魔降伏,归流大海,寓意“人定胜天”的气势和精神。下联以“铸”字领起,彰显大禹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善纳民意,善舒民心”,最后落脚在:开辟了治国新体制、新纪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此联笔法老道,对仗工巧。“三门”对“九鼎”,数字巧、寓意巧。“黄龙、夏土;洪魔、巨擘”比喻恰当。结句出彩,难得的佳构好联。



2.孙芸香  辽宁朝阳

为帝王垂范千秋,三过家门不入,从此中原无水患;

将国土名州九域,五服责任细分,安其天下惠黎民。

评析:此联以大禹的身份特点,人民熟知的历史故事入手,进而阐述了他的历史功绩。此联中的“五服”非辈分的“五服”。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上联以人们熟知的历史故事,下联对以“治国安邦策略”是为巧对。此联两结句出彩。



3.陈丽芳  重庆

嘉谟启后,疏为首法;

圣德有承,民乃国基。

评析:嘉谟,拼音是jiā mó,意思是嘉谋。出自汉·扬雄《法言·孝至》:“或问忠言嘉谟,曰:‘言合稷契谓之忠,谟合皋陶谓之嘉’”。圣德,读音shèng dé亦作“圣惪”,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出自《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大禹是一代明君,功绩卓著,此联立意清新,琢字精准,对仗工整,短小精悍,字少意丰,笔法老道,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诗词的手法“启承转合”,将大禹为什么治水,阐述得当,暗含寓意。字句推敲精湛,又为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此联实为佳联、妙对。



评析人简介

纪根起,1950年11月23日生,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天津市老三届下乡知青,纪晓岚第七代后裔。现任天津楹联报编辑,中华楹联“大河风 、对联天地”主评,人间词话微信群“每周一联”主评,中华传统联苑评审部主评。





楹联同题:吕后



    吕后,吕雉(?-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砀郡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西汉时期皇后,通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早年嫁给刘邦,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中国统一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础。统治后期,重用吕家兄弟姐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死后陪葬于长陵。



张颖评析



1.郑翠娟  河北邢台

真乃政治家!助夫立业,潜用福威,又糟戚警人,鸠戕贼逆,尽为集中权力;

果然王者气!称制临朝,多兴稼穑,更减刑赦罪,滋殖食衣,皆因安定民生。

评析:糟戚,指将戚夫人糟为“人彘”一事,该事件残暴却起到了警人目的,震慑了朝政。该联两起以“真乃政治家!”和“果然王者气!”直接确立论点,其观点突破了大众一般只唾其残忍无道,而忽略了其作为政治家,对历史起到的正面作用,立论颇有见解和高度。两起提纲挈领,为后叙奠定了坚实基础,很适合以史料为依据评价历史人物的写法。中间四个分句,用点面结合作论据,来佐证论点,4个分句看似皆用四言句,但恰当地用了“又”和“更”来递进,使节奏上既果敢又有变化,增强了对论点的肯定效果。用词斟酌,造句讲究,语势霸气,形神融为一体。另外,在治国理政上肯定其历史功绩,评价公正,对我们有所启迪,作者有较深底蕴和独特见地。实乃佳作也!



2.舒甘来  安徽黄山

叹妇人终难立皇,虽宠有妒心,政有劣行,还须看倾正倾邪,功微功著;

容青史任尔书传,倘民无菜色,国无裂土,何必分为男为女,姓吕姓刘。

评析:写历史人物,尤其是写历史上有争议的女政治家,很难把握分寸。吕后作为汉朝开国皇后,在政治上是有所作为的,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但其在夺嫡事件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因“妒”而残彘戚姬,因“权”而大封诸吕,留下诸多劣行,一向令史界叹息,学者扼腕,读者义愤。由于种种原因,她终未能自立为女皇。作者对吕后不是简单地褒贬,而是力求以理服人。上联以“叹”字起笔,客观叙实,纵观问果,持论公允。下联以“容”字起笔,引导读者理性分析青史留下的正反两方面评价。作者从大处着眼,肯定吕后的功绩,发出“何必分为男为女,姓吕姓刘”的感慨,呼吁客观公正看待女政治家的功过是非。特别是腰节和结句之四柱对,工稳有力,用词通俗而出彩,发人深醒。



3.张项学  河南三门峡

怎敢信温柔,奇开人彘,残过虿盆,直教妲己羞心软;

岂能轻纤弱,夺嫡临朝,诛功专政,终使男儿愧志坚。

评析:人彘,就是剁掉四肢,挖出眼睛,用铜注耳,用药灌咙,割去舌头,扔到厕所,是吕后发明用来对付戚夫人的一种非常残忍酷刑;虿盆,就是将人剥光衣服,扔下坑中喂毒蛇,相传为商纣王与妲己发明。此联用发明虿盆的妲己自愧不如来反衬吕氏的心狠手辣,用男儿望其项背来反衬吕氏的专制残暴,与首句相呼应。通过腰节自对,工稳坚挺,使全联架构稳固,层次分明,文意贯通。



4.张修顺  江苏宿迁

黠有权谋,只比媚娘差一点;

惨无人道,但教慈禧愧三分。

评析:这是一副难得的短联,成功之处在于类比恰切。题写历史人物难,题写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更难,难在正确评价人物的功过是非。我国历史上曾经登峰造极能够左右国家政局和命运前途的女性很多,但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三人。这三个女人的共同特点是天资聪颖、智慧超群,善于权谋、卓有政绩,但又凶狠暴戾、灭绝人性。相比之下,武则天的权谋更高,玩到了极致,改元称帝十五年,而吕雉只是临朝称制没有改元,因此上联说“只比媚娘差一点”。吕雉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绝无仅有、天下第一,慈禧与她相比,自然“甘拜下风”。因此下联说“应教慈禧愧三分”。全联裁取吕雉一体两面,幽默中暗含讽刺,切中肯綮,入木三分。



评析人简介

    张颖,网名小鹿在草原,河北石家庄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河北省楹联学会宣传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网络文化研究会理事。





楹联同题: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精兵法,善诗歌,开启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尚桂凤评析



1.邢伟川  河北曲阳

横槊赋诗文亦武;

攻吴克蜀相而王。

评析:邢老师用精炼的短联概括了从曹丞相到魏武帝的文韬武略。横槊赋诗,让我们想到了临沧海的大气、飘逸,作为建安七子之首当之无愧。上联的“文”照应“赋诗”,其“武”照应“横槊”,字字相扣,各有交待。文与武相对工巧。下联亦然,凭借攻吴克蜀才由相而王,可谓水到渠成,相与王相映成趣,和上联文武对之,更见匠心。一副短联叙议结合,流转得体自然,精准的刻画了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2.张儒刚  河北曲阳

自比周公,诗风古直,句甚有悲凉之气;

不当皇帝,霸业雄奇,计常留锦绣之囊。

评析: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似乎都知道曹操的“武功”。但是,关于他的“文治”,关于他的诗歌艺术特色及历史地位,一般人实不能作出精准的评价。曹操一生英雄盖世、权倾朝野,但能忍住没有当皇帝,经得住天下最大的诱惑,这是很了不起的,也是跟周文王相像的地方。叶嘉莹先生说诗说的很透彻、很别致,她为钟嵘的《诗品》把曹诗定为下品鸣不平,对曹操的评语“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气”却是深有体会之言。什么是“古直甚有悲凉之气”呢?就是“风格质朴、气象悲壮”,让人不觉想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古名句。上联写其文治,下联写其武功,还他一个文武双全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形象。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到位。



3.李家桥  湖北武汉

挟天子而行,赤壁鏖兵,放任心高留败局;

揽人才以振,青梅煮酒,张扬胆大论英雄。

评析:看到挟天子以令诸侯,能马上定位出来是写曹操,人物主要特点把握的好。赤壁鏖兵: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抗曹,曹操因周瑜、黄盖苦肉计误杀蔡中蔡和,最后孙刘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此次激战是因为曹操的轻敌和用人不淑所致,还好对关羽有恩,才得以华容道逃走。下联揽人才以振,青梅煮酒,设宴试探刘备,历数天下英雄,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而此时的刘备寄人篱下,只能一味谦恭,装聋作哑,忍而不发。平静的场面里却杀气腾腾。作者从两个典故展开,把曹操的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败局、英雄”结构不同。



评析人简介:

尚桂凤,1971年生,黑龙江省望奎县人,现居七台河市。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网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诗钟社理事,七台河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黑龙江联坛》编委,《中华楹联报》特约作者。楹联作品多次获奖和被景区雕刻。





楹联同题:关云长



关羽(161年-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赤壁之战后,留守荆州。后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忠义勇武,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陈伟明评析



1.吴岱宝  陕西宝鸡

义同赤日光千古;

德共尼山拔一峰。

评析:关羽曾被明末清初的毛宗岗先生称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清代尊关羽为“武圣”,与“文圣”孔夫子齐名。另有一系列尊号使之逐步神化,“武圣”堪为尊号之巅。上联选取最能代表关云长的“义”字做起,承接“赤日”之赤,亦合关羽赤面、赤兔马等关联特征,“赤日”之日,举其“义”之高光,结三字“光千古”,继续升华;下联用“尼山”做衬,再扬其“德”,文武圣人共拔“德”之一峰,关羽形象完整托出。短联不易,完美表现主题更为不易。写作手法用“同”连接“义”“赤日”,“共”连接“德”“尼山”将前后名词连成共同主语,再以“光”“拔”两个动词动作“千古”“一峰”。其中“光”,名词动用,值得借鉴。



2.吴金城 天津河北

一部春秋擎在手;

两言忠义铸于心。

评析:这副七言短联同样抓住关羽的两个形象特征,一是夜读《春秋》,这个典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另一是“忠义”化身,这是历代推崇关羽的核心内涵。

上下联语前后用“一部”、“两言”,“擎在手”、“铸于心”串联“春秋”、“忠义”,全联表现简短有力、形象生动、语言驾轻就熟,应对精工,可见作者遣词功力。关羽所以能位列蜀汉五虎将之首,绝非浪得虚名,这和他勤奋学习有密切关联。一部《春秋》秉烛夜读,手不释卷,这和嗜酒成命的张飞有很大不同。若非孤傲的性格缺陷所限,一定能为蜀汉大业做出更大贡献。而他“忠义”观的形成和坚定践行也是从《春秋》等经典中吸取营养所致。这副七言联抓住这两个形象特征也就把关云长写成功了。



3.张修顺  江苏宿迁

爱读春秋,不懂春秋,痛失荆州非大意;

一时忠义,永生忠义,名齐孔圣乃真君。

评析:关羽是一位优缺点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上联直指关羽“爱读春秋”,实则“不懂春秋”的中浅层次修为内涵,因而“痛失荆州”并非大意。失荆州是关羽人生之痛,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实正是他骄狂的人格缺陷和不顾联吴抗曹大计的必然结果。下联正面赞颂了关羽“一时忠义,永生忠义,”的“忠义”形象和“名齐孔圣”的“武圣”“真君”地位。联语从两个方面客观写出了一个完整的关云长。这种四四七句型是一种常用句型,写不好一二分句容易呆板。而这副对联采用每句两字重复,“爱读春秋,不懂春秋,”“一时忠义,永生忠义,”或否定、或递进,以求加重语气、起到灵动效果。



4.倪少坤  江苏泗洪

千年一路走来:民而侯,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香火随人心愈炽;

三国至今传颂:友遂义,义遂勇,勇遂忠,忠遂贤,名声伴史册弥高。

评析:上联追溯关羽的生前死后,由民封侯、尊王尊帝尊圣,“香火随人心愈炽”的过程;关羽生前封号有汉寿亭侯,壮缪侯。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下联传颂关羽之结友结义,遂勇遂忠遂贤,“名声伴史册弥高”的历史地位。全联句型安排亦颇具特色,六言起句,承接四个三言句,七言做结。至于韵脚安排还值得商榷,上联六个分句三平三仄,徐步走高;下联三仄三平,缓步走低。感觉变化少了点。



5.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身在曹营心在汉,握青龙刀,鞭赤兔马,过关斩将走单骑,列为佳话;

庙尊贤帝世尊公,名齐文圣,义薄云天,传火于薪高万丈,化作真神。

评析:上联以熟语“身在曹营心在汉,”熟事“握青龙刀,鞭赤兔马,过关斩将走单骑,”写出真实的主人公,因而“列为佳话”,世代传扬;下联写后世神化的主人公关羽。“庙尊贤帝世尊公”,二三分句采用当句对,“名齐文圣,义薄云天”与上联“握青龙刀,鞭赤兔马”结构不同,使整体富于变化。本人不大喜欢当句对占全联句型比例过大,此联五个分句中两个四言短句使用当句对,感觉读着比较舒服。下联四五分句“传火于薪高万丈,化作真神”表意连贯、形象传神,堪称妙句。”



评析人简介

陈伟明,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对联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天津楹联学会会长。




楹联同题: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曹文献评析



1.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高怀雅量,伟略雄韬,秉忠谦,持智勇,跨良驹北战西征,赖尔江东终一振;

风起矶头,火生水渚,挥羽扇,破楼船,令强虏灰飞烟灭,于兹天下始三分。

评析:此联以大角度长视野全景式展现了周瑜的形象,上联着眼于周瑜的修为及在江东的作为,以高怀雅量、伟略雄韬、忠谦、智勇概括其自身修养,并以振江东来说明其功绩。下联则主要以主人公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来描述,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正史记载,周瑜是这场战役主要指挥者,也正是这场战役决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对于当时的东吴来讲,可谓居功至伟。联语对仗工整,有理有据,通过这番描述,一个羽扇纶巾风流俊雅的周瑜形象已跃然纸上。



2.唐统芳  江西安远

大英雄从苏子笔端复活,惜盖世霸才、至诚肝胆,都付与江涛月色;

真面目被罗生演义模糊,叹阴柔气量、狭窄肚肠,任笑谈铜雀春宵。

评析:本联借了苏东坡罗贯中两支笔,可谓巧思。并明确指出,阴柔气量、狭窄肚肠是“罗生”为了衬托诸葛亮而杜撰出来的,可谓是一桩“冤案”。然而历史终归会有公论,苏子还是很公道的,在他笔下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风流潇洒、英俊儒雅的周瑜。本联的用字较考究,如“苏子、罗生”一子一生,尊卑自见。“江涛月色”从《赤壁赋》与《赤壁怀古》中来,接古触今,感慨万千。“铜雀春宵”缘引小杜“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并反其意而用,顿生妙趣。不足之处在于前后文气脉未能贯通,读起来总给人以相互穿插,顺序纷乱的感觉。“复活、模糊”结构不同。



3.陈坤玉  福建安溪

曲音有误凭谁顾,谈笑每生风,风云捭阖;

战事同筹以火攻,计谋常会意,意气纵横。

评析:本联从两方面对周瑜进行了刻画,上联化用了“曲有误,周郎顾”,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儒雅的周瑜,从“谈笑每生风”、“风云捭阖”告诉人们周瑜他不但精通音律,而且人缘甚好口才甚佳。下联引“火烧赤壁”故事,“计谋常意会”可能是引用演义中周瑜与诸葛亮各自将破曹之计写在手心然后同时给对方看的故事,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顶针句的使用亦为本联增色不少。



评析人简介

曹文献,男,河南安阳人,中国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对联爱好者,历任联都网站管理员,中华国粹网超版等。





楹联同题: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我们对诸葛亮的认识大多源于其文学形象,文学作品塑造其“典型形象”,难免有想象虚构及夸张,当然历史上诸葛亮的真实故事同样纷呈多彩。



鄂明尔评析  



1.胡晓斌  湖南岳阳

是智者,百万雄师何惧,天下三分,全凭他巧借东风,轻摇羽扇;

为忠臣,两朝西蜀相扶,祁山六出,空留我明灯一盏,皓月千秋。

评析:上联言智勇,下联言忠信,概括出诸葛亮的性格特征。“巧借东风”,《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轻摇羽扇”,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以及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诸葛亮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惊,胸有成竹,胜算在握,每次轻摇都能计上心头,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灯一盏,皓月千秋”,是其千秋万代的口碑;“空留”,为其惋惜。“巧借”、“轻摇”等,生动形象,举重若轻。联语流畅,对仗工稳,列举典型。用一副楹联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难度确实不小。



2.曾宜华  上海闵行

胜而无悖,贵而不骄,名相一生唯谨慎;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高风万载共钦崇。

评析:“胜而无悖,贵而不骄”,出自《将苑》中将材一节,为诸葛亮撰,明王士骐收入《诸葛亮集》。“一生唯谨慎”,诸葛亮大事聪明,小事也不马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诸葛亮为蜀效力,鞠躬尽瘁,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教育儿子,写下《诫子书》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教育他要正直做人,为国效力,做一个有用的人。名言传至今,也是留给我们的座右铭。此联侧重思想性格、精神情操。“高风万载共钦崇”,结句高屋建瓴,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



3.宋国元  河北承德

借羽箭,借东风,借荊州,借三分天下,躹躬精彩隆中对;

羞群儒,羞王朗,羞司马,羞两国名臣,尽瘁忠诚五丈原。

评析:“借羽箭、借东风、借荊州……”,诸葛亮从容儒雅;“羞群儒、羞王朗、羞司马……”,诸葛亮足智善辩;重字巧归纳,排比有气势。“躹躬精彩隆中对”,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尽瘁忠诚五丈原”,五丈原为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后已的古战场,后人凭吊,为其惋惜。“躹躬尽瘁”,见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躬,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瘁,竭尽劳苦,奉献一切。



评析人简介

鄂明尔,1952年3月26日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现居哈尔滨。退休前为中国一重五中高级教师、民盟支部主委、中国楹联学会五届至七届常务理事,现为中国管理科学院华夏文化讲师团执行团长、大学客座教授。





楹联同题:武则天



武则天,名武曌,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中宗、睿宗时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帝建武周王朝,定都洛阳并改称神都;退位后唐中宗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张项学评析



1.徐光祖  江西都昌

双目凌空无字碑,生而唯一,死而唯一;

廿年治国有才女,武亦敬之,李亦敬之。

评析:这副对联从正面评价武则天。“双目凌空”,既蕴含武则天自己发明的“曌”字,又切合武则天的个性。“无字碑”可以看出武则天的睿智。“生而唯一,死而唯一”,突出其形象,这是对武则天最好的总结;“武亦敬之,李亦敬之”,自家人崇敬,曾经的对手也崇敬,足见人格。武则天执政时,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恩威并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从这一点看,能治理好国家的,百姓皆敬之。



2.李家桥  湖北武汉

武有才而帝有威,一生竟占人先,何止是承天得宠,立周施政;

功无量且碑无字,千古堪称国首,已然看入史归龙,拘世诛名。

评析:“拘世”,意思是拘泥于世俗,语出《商君书·更法》:“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诛名”,指根据名义﹑表面现象而定是非善恶。汉董仲舒 《贤良策二》:“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这副对联以有才有威起,这是对武则天的总体评价,她有太多的敢为人先,难以罗列,一句何止...,足以概括。关于无字碑人们颇费猜测,有人说武则天自愧于称帝,碑不留字;有人说武则天自制有功有过,不留字任人评说。这里把功无量和碑无字放在一起,会使人想起东晋大将谢安的无字碑,“伟绩丰功不胜记也。”这让那些拘泥于世俗偏见、以表面现象而断是非的人汗颜。



3.舒甘来  安徽黄山

称帝岂唯凭媚气,且看那大略雄才,奇勋鸿业;

空碑谁可解玄机,休管它鸦啼天仗,鹊噪御衣。

评析:“天仗”指天子的仪卫,这里借指天子,唐·沈佺期《白莲花亭侍宴应制》诗:“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鸦啼鹊噪”是个成语,因乌鸦叫凶,喜鹊叫吉,意指吉凶的征兆交替出现,让人又喜又忧。这里将其分开使用,代表对武则天正反两方面的评价。这副对联正面评价武则天,征服一个男人需要媚气,治理一个国家则需要霸气,无需多评论,那大略奇勋就是最好的解释;赞成者见空碑言功绩何须书写,反对者见空碑则认为羞于表述,人还是人,碑还是碑,任鸦啼鹊噪。



4.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非娇柔得宠,凭智巧安身,宫闱中善恶难分,废皇后,谋帝位,枉谈我诈尔虞,天诛人怒;

延贞观遗风,启开元大治,金殿上神情自若,饬庙堂,树龙威,真乃女流第一,举世无双。

评析:“贞观”、“开元”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饬”,意为整顿,“饬庙堂”,指武则天整顿吏治、严惩贪吏。这副对联一分为二地对武则天进行评价,以自对起,工而稳,为后续奠定坚实基础,很合适用于评价历史人物。上联重点在“宫闱中善恶难分”,择其几个代表性事例,废皇后,谋帝位,从人性角度述其过,用词斟酌。下联重点在“金殿上神情自若”,谈其功,整顿吏治,启开元大治,以史料为依据,从治国视角看,肯定其一代女皇功绩,评价公正。全联脉络淸晰,说理处见抒情,沉稳中有飘逸。



评析人简介

张项学,1959年3月生,河南灵宝人。退休前系三门峡市发改委副主任、区域经济合作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河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著有诗集《晨曦拾叶》。





楹联同题: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方留聚评析



1.王雁青  天津河东

为官平乱世风烟,力振朝纲,身守孤忠,凛然大义传千古;

运笔结盛唐气象,端庄雄秀,飞扬遒劲,清绝高标列四家。

评析:“孤忠”,忠贞自持之节操。出自宋·曾巩《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四家”,指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名列“楷书四大家”。上联从安史之乱着笔,阐述主人翁在平定安史之乱时的功绩,及其在朝中进谏辅佐朝廷的忠贞,一个临危不惧、忠君报国的人物形象随之而出。下联则赞颂其书法成就,中间两分句简述其书法之特点,最后以其名列唐楷四大家收结,上下联各有所侧重。上下对、自对交替使用,横向首尾相连,可谓修辞手法娴熟。



2.李显增  山东临清

唐代重臣,抗安史擎旗慷慨,近八旬明志舍身,堪悲节义千秋,忠直一命;

书家大纛,主雄浑用笔丰肥,传百世扬名以品,更叹祭侄泣血,孝父凝碑。

评析:“安史”,即安史之乱,系唐朝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朝廷后发动的战争,实质是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大纛:(dà dào)指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上联说主人翁为臣之忠勇、节义,不惜一死。下联则从其书法之特色与历史地位展开,以《祭侄文稿》和《颜家庙碑》两篇传世名作总结其书法成就,颇为贴切。《祭侄文稿》是其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颜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而镌立,撰文并书。上下联结句二字领后的自对,堪为亮点。



3.李家桥  湖北武汉

椽笔显锋芒,楷挺端庄,行彰遒劲,大气恢弘颜体立;

忠臣垂典范,上明纲纪,下顺民情,悲歌慷慨鲁公传。

评析:“椽笔”,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出自《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鲁公”,即颜真卿,因其被封为鲁郡开国公,故被称为“颜鲁公”。联语别具特色,先说书法成就,再说为官之道。上联分别从“楷”“行”两个侧面言其特色,结句收得有据、有力。下联则言其忠君爱民之品行,结句总结主人翁悲壮辉煌的一生。整联言简意赅,惜字如金,无一字多余。二、三分句采用当句自对的修辞手法。“颜体”“鲁公”,遣词精准,不可它用。



4.郭一明  江西崇义

书成颜体;

忠谓真卿。

评析:此联为四言短联。短短四字,能把主人翁一生的坎坷曲折、功名成就予以高度概括,实属不易。颜真卿的一生,归根到底就是两点,一是书法成就在于创造颜体,成为后人学书法之摹本;二是做官,忠贞义节集一身,成了为官者之典范。联语嵌入主人翁之姓名,不着痕迹,“真卿”对“颜体”,堪为妙笔。而“真卿”,一语双关,“真”者,真诚、真挚、真心也,亦是对执政者的敬称。



5.张项学河南三门峡

谥文忠亦彰威武,二十四郡独撑,直教叛贼恨儒将;

摹书法更效品行,千百万人同赞,长使神州续墨缘。

评析:谥文忠:颜真卿死后追赠司徒,谥号“文忠”。谥:读作shì。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文忠: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二十四郡独撑:唐玄宗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而颜真卿则以平原一郡独撑河北危局良久。等到李平到京觐见,玄宗大喜。起句别具一格,亦彰、更效,提气、给力,从其人生的一个侧面转折到另一个侧面,能让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能文,而且能武,不仅学书法更重要的是学品行。二十四郡独撑,安史之乱一字不着,说出了主人翁在安史之乱时的中坚作用,是为妙笔。下联二、三分句稍平,似乎还有提升空间。



评析人简介

方留聚,1957年1月4日生,河南义马人。退休前系三门峡市湖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对联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华楹联报》总编辑,河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长。



楹联同题:李煜



李煜(937年8月——978年8月),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961年继位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南唐后主。宋亡其国,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追赠太师,追封吴王。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造诣高深,尤以词成就最高,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刘志刚评析



1.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词领花间派;

帝成阶下囚。

评析:联语精短而意蕴丰,写出了南唐后主李煜一生最大的两个特点:“千古词帝”,一代亡国之君。“花间派”是晚唐五代重要的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等。被后世称为“千古词帝”的李煜,其词作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意韵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艺术风格、思想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可谓是后来居上,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联中一个“领”字,十分精当地表现出李煜在词界的历史地位,用得精到、传神。至于李煜为什么会成为阶下囚,历史上说法较多,此联虽未明言,却用不言之言,引人感慨良深。更多的意理,尽在言外,引发我们去思辨、去深悟。



2.罗毅  贵州湄潭

何曾苟且,梦系故国,十年心力撑成恨;

怎以安然,情倾往事,满眼泪光付与词。

评析:李煜虽是亡国之君,但从史实来看,并非不为、无为之人。他在治国理政方面缺少才干,但却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在位期间,也曾采取了一系列试图治国救国的军政措施,只是接得一个烂摊子,加之确实执政能力有限,虽然在词的创作方面成就卓异,可谓“词领花间派”,但成于文事,却败于政事军事,终落得“帝成阶下囚”(方留聚联语)的结局。此联对李煜的评价中肯,如“何曾苟且,梦系故国”、“怎以安然,情倾往事”等句,虚实结合得当,意蕴深沉,炼字遣词用语精准、稳健、老道,如“十年心力撑成恨”、“满眼泪光付与词”,比较客观地勾画了李煜为帝为词、有失有得的一生,而不是简单地主观定论。透过文字,更有很多故事、意理,值得深刻品味。



3.唐格安  湖南株洲

名曰国君,尚须纳贡于人,当不是,不当还不是;

谁轻政绩,亦望有词传世,恨无成,无恨更无成。

评析:此联评人论事遵循历史客观事实。上下联的两个前分句,写出了李煜失败的帝王、成功的词人的特点。亮点在两个后分句,虽是议论,却能与李煜当时的身份、境遇、心性、生活行为状态等高度联结起来,恰如其分。“当不是,不当还不是”,写出了一种别无选择的境况,一种无奈。李煜对当不当帝王,原本并没有多么强烈的欲望。但他生身帝王家,历史把他推上了帝位,而且还接了一手烂牌,由不得他说是与不是。“恨无成,无恨更无成”,可谓是李煜的人生悲叹调。所恨的是治国、保国大业尽失,及至后来国破家亡,寄人篱下,雄心不再,连恨都恨不起来时,就更难有大的成就,只能期望“有词传世”了。联语富有哲理,耐人寻思。当、不、是、恨、无、成等字词的重复使用,娴熟巧妙,增强了表达效果。



4.肖金良 天津河西

也能句秀,突破花间,也能骨秀,超逸绝伦,行云流水称神秀;

虽道父亡,不知兵刃,虽道唇亡,天真率性,悲韵哀词叹国亡。

评析:此联技巧性、思想性都比较强,内涵丰富,切人切事,既肯定了词帝高超的文学艺术成就,又揭示了李煜作为皇帝亡国亡家的败落根由,评价准确,观点鲜明,意理晓畅。上联写李煜词作艺术特色与成就,句秀、骨秀,表现其词作形神兼备,艺术性、思想性高度结合的至美境界;超逸绝伦,行云流水,表现其词作独特的个性与风格;突破花间,称神秀,则表现出李煜在词界花间派奇峰独立、力压百花的至高地位,定位定性既客观,又有理性和浓厚的感情色彩。下联写李煜治国无方,乃至亡国的原因,虽稍显浅俗,但也揭示了一些历史本真,可使后人引以为鉴。若能从更深、更高的层次剖析他亡国的必然根由,或能使意蕴更大提升。也能、秀、虽道、亡等重字修辞手法,运用娴熟,使表达效果进一步增强。



评析人简介

刘志刚,男,生于1965年10月,甘肃崇信人,现为甘肃省崇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崆峒诗社副社长,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著有《龙泉逸韵》、《汭声集》等诗词联文集6部。



楹联同题:杨令公

   杨令公(杨业):生年不详,卒于986年,原名重贵,又名继业,一般认为是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人。为北宋的著名将领,有勇有谋,以骁勇善战和忠烈闻名于世。中国民间广泛传有杨家将的故事。

金光瑜评析

1.李军法  河南扶沟

秉金刀在手,冲锋陷阵,勇字贯三军,威名赫赫杨家将;

擎赤胆立身,洒血抛头,忠心铭四海,铁骨铮铮老令公。

评析:此联开头,以“秉、擎”一字领的方式分别领起上下联。上联围绕一个“勇”字而运笔,以“金刀在手,冲锋陷阵”,有代表性地把杨令公形象大写意般地刻画出来了,而结句又以“威名赫赫”进行了高度概括;下联侧重一个“忠”字并展开,写出了他为北宋抛头颅、洒热血的赤胆忠心,紧接着以“铁骨铮铮”来进行强化,概括凸显了忠心耿耿的形象。全联基本上把杨令公刻画出来了,并且在议论中给予了赞扬,表达了观点,很不错的联。



2.孙福奎  黑龙江双鸭山

边关卫国,挥戈建绩功,史书一卷昭铭杨业;

险境留芳,绝食彰忠烈,大雁千声诚唤贞魂。

评析:此为平水韵联,在表达意义上,上下联分工比较明确。上联在功绩上进行强调:驻守边关,金戈铁马,为北宋立下了卓越功劳,丰功伟绩铭镌史书中;下联对其忠心耿耿进行了概括:于险境当中留得芳名,在绝食当中彰显忠烈。全联两个结句比较突出,用议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楹联不仅产生了意境美,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尤其是“大雁千声诚唤贞魂”这句联很耐人寻味,不仅写得美、意象、意境、意义好,更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3.李家桥  湖北武汉

雁门关外,鼙鼓震天,惊袭辽铁马纵横,风云激荡,疆场出战威无敌;

虎将心头,忠贞许国,慨兴业奸臣嫉妒,血火纷飞,谷口如归烈有魂。

评析:雁门关,指北方的重要关隘,杨业曾在此率兵驻守抵御敌人;鼙(pí)鼓,这里指大小鼓;谷口,地名,杨业殉国处。上联侧重于场面描写,一个在铁马纵横、杀声震天战场上的英勇悍将展现了出来,战场的惨烈程度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胜出了一个无敌的杨令公!下联则在“忠”上下功夫,通过对忠奸心理、行为的对比,更加反衬出了杨令公对大宋朝廷的忠贞。全联场面描写形象,对比描写突出,在写象、造境上有特色,领字“惊、慨”用得好。



4.尚桂凤  黑龙江七台河

雁门关前纵马,奋舞金刀,威名教辽将胆寒,史乘殷殷留壮烈;

幽州路上捐躯,尽抛碧血,义举令国人泪涌,碑文历历刻忠贞。

评析:雁门关,地名;乘(shèng),这里泛指一般史书。此联最为突出显眼的一点是:上下比第三句的三字领。在前两句进行叙述、铺垫基础上,然后再在三字领的引领下,分别讲出了结果:“辽将胆寒,国人泪涌”。正因为如此,联的两个结句,才顺理成章地进行了全面归纳与总结。全联既有意象、场面的描写,也有概括议论的总结,铺垫、归纳、逻辑关系合理,语气连贯,意脉顺畅,意义比较好。只是“乘”有指史书的意思,用的不是很普遍,显得生疏,应该注释一下为好。



评析人简介

金光瑜,1964年生,黑龙江青冈县人,现工作生活在大庆。中文本科,高级职称,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等。曾获全国等竞赛多项奖,有作品悬挂于景区、宗祠、单位等。现为《中华楹联》《运河联声》《联斋》主评。





楹联同题: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丧父,母亲改嫁,苦读及第,官至参知政事,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徐玉基评析



1.黄云光  广西桂林

心怀天下,赤胆胸襟壮九州,犹喜犹悲,俱秉鸿猷匡禹甸;

笔撰龙章,岳阳楼记名千古,亦忧亦乐,甘倾热血济黎元。

评析:此联抓住范仲淹最鲜明的特色,心与笔。无心则笔拙,无笔则心慵。此二字也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悲喜忧乐,皆从心出,兴亡祸福,任凭笔写。起句高屋建瓴,气势不凡,只这八字成一联,即有风流倜傥之感。腰节锦上添花,结句落在为国为民,则心与笔陡然升华。四七四七句式有规律交替,句脚严格遵马蹄韵。“壮、名”形容词、名词作动词信手拈来,虚词运用得当,全联读来节奏分明。感觉“九州”“禹甸”二词稍有雷同。



2.耿战浩  河北邯郸

两岁而孤,路途坎坷,守俭持诚,研读六经书一表;

半生为仕,世态沉浮,直言傲骨,乐忧二字誉千秋。

评析:范仲淹少时家贫,昼夜苦读,五年未曾解衣就寝,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此联独特在于追根溯源,追寻范仲淹风骨形成的原因。范仲淹忧国忧民,先忧后乐是他经受磨难,刻苦读书的结果。读罢上联,下联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起句与结句呼应精彩。上联的“两岁”、“一表”,下联的“半生”、“千秋”,绝不只是几个冰冷的数字,而是有深刻的内涵。范仲淹一生冰寒玉洁,这“忧、乐”二字更显得千钧重。此联独辟蹊径,揭示了范仲淹崇高的精神境界,赋予联作以精彩魅力。“路途、世态”结构不同。



3.王家祥  天津南开

宦海沉浮难改志,主外固边,主内强邦,忧乐致仁天下敬;

儒风骀荡永增光,作官树楷,作文垂范,正清立德世间崇。

评析:作者选取材料和锻字炼句功夫高超。从选取材料来说,上联围绕功业,宦海中主外主内,下联围绕德行,儒风中作官作文,都具有典型性。沉浮、骀荡二词传神,概括了范仲淹平生际遇,内涵深邃,包容量大。“难改”“永增”二字承上启下,带动平淡的腰节因之而坚挺。一个难字,一个永字,十分工稳。联作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切而雅。马蹄韵增强了联作的节奏韵律感。结句“天下敬”“世间崇”稍嫌距离近。



4.张项学  河南三门峡

曾戍孤城落日,敌惧智谋,边塞雪飞堪勒石;

何分堂庙江湖,心怀忠义,庭燎光照正忧君。

评析:我称此联写作方法为“大雪无痕”,作者化诗意功夫很深,信手拈来既切又雅,为联作增色而不落痕迹,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上联起句结句化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孤城、落日、边塞、雪飞这些意象,即是词中所写,亦是范仲淹边关生活写照。结句用“燕然未勒”,反其意而用之,更入佳境。《后汉书》载“封燕然山,勒石记功。”范慨叹“未勒”,作者以“堪勒”回应,倾慕之情急切。下联首句化用范记,而用结句“庭燎”应之。“庭燎”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庭燎之光。君子至止。”庭燎即宫廷中照亮的火炬,范仲淹之谓也。此联诗意盎然。



5.贺一雷  湖南华容

江湖怀远,家国崇高,忧乐清声犹记心,文辞再造巴陵郡;

借以沙鸥,向之皓月,波涛回响尚盈耳,今古同消屈子愁。

评析:用诗意语言撰联,此联特色鲜明。作者熟读《岳阳楼记》,以此阐释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和忧乐胸襟,选取最具代表性意象,运用比兴手法,以空灵之笔,写飘忽之思,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江湖、巴陵郡、沙鸥、皓月、均为《岳阳楼记》中词,作者信手撷来,造境遣怀,丰富了联意。两结别开生面,在虚实中创造别样意境。范仲淹未到过岳阳楼,然凭一篇记,“再造”了巴陵郡;屈子也与范仲淹无关,然同样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消”意味深长。自对工整,精心使用虚词,气脉流畅。



6.王西川  河南三门峡

怀大节宁鸣不默,旌一代干臣,前史已铭文武绩;

恤生民未乐先忧,诵千秋名记,后人可正喜悲观?

评析:作者用范仲淹的两个脍炙人口的观点起句,升华到“怀大节”、“恤生民”的高度,赋予千秋人物以崇高品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出自范仲淹的《灵乌赋》;忧乐出自《岳阳楼记》。腰节承前启后,结句尤为精彩,观点鲜明,意蕴丰富,与众不同。上联结句“前史已铭文武绩”,大有《岳阳楼记》中“前人之述备矣。”的余音,读此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有四两拨千斤之力。下联结句更加意味深长,“后人可正喜悲观?”以范仲淹为楷模,正是要涌现千千万万范仲淹式的人物,何妨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起呢?先扬后抑,欲扬却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谓大手笔。



评析人简介

徐玉基,1950年5月生,安徽徽州人。务过农,做过工,当过兵,在部队服役20年,转业至上海市工作。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楹联学会顾问、黄山市诗词学会顾问、中华楹联报主评。





楹联同题:岳飞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青年从军,身经百战。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却遭受秦桧等诬陷入狱,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后平反昭雪,追谥武穆、忠武,封鄂王。岳飞文才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徐玉基评析



1.魏艳鸣  江苏南京

忠亦如何?功亦如何?叹平地风波,屡摧梁栋,前痛汉淮阴,后哭明崇焕;

国之所在,魂之所在,纵孤身尘土,犹念河山,直捣黄龙府,笑上翠微亭!

评析:此联胜在联艺精湛,更胜在思想深邃。着眼于历史长河,登高望远,眼界开阔,很好地升华了主题。以设问起句,引人入胜。切中岳飞,不拘岳飞,笔锋一转,前溯汉初,后追明末,多少忠臣良将殊途同归,乍起风波,摧折栋梁,是那个时代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如果说上联已达到应有的高度,下联则更上一层。饶是如此,无数英雄没有选择独善其身,仍然前仆后继,深层次原因是他们的家国情怀,从而揭示出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也深化了上起的设问和下起的肯定。联作运用了一系列有关岳飞的词句和典故,如“黄龙府、翠微亭、风波、尘土、山河”,使之紧紧围绕主题。句式和对仗亦有特色,领字妥帖,动词精炼,互对与自对次第铺陈。全联读来如行云流水,直入佳境。



2.崔钢兵  湖南长沙

何愁三字黑;

但唱满江红。

评析:五字联写岳飞,非要精心提炼过滤镕融不可。作者抓住两个意象,成功地塑造了岳飞的高大形象,切而雅。“莫须有”化为“三字黑”,不但形象,而且巧妙地与满江红对仗,足见高明。联意上更是以少胜多,留下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思索想象。两条主线使主题鲜明,上联写岳飞虽受三字狱,但“何愁”二字写出了英雄的境界,也写出了历史终发正义之声的必然。下联承上联而成流水之势,自然过渡到英雄的情怀,一首《满江红》足以表明英雄心迹,“但唱”更是慷慨激昂,鼓舞人心,赋予人们正能量。此联高明在于,不仅是写岳飞,而且对任何人都有教育意义,当我们受冤屈,经坎坷,披荆斩棘时,更是如此。



3.王家祥  天津南开

一岳擎天,是罪臣,是良臣,满江红里,报国精忠扬激愤;

再飞入圣,莫神话,莫鬼话,几阵黑中,失魂宵小现卑微。

评析:两起精彩,不但了无痕迹嵌字岳飞,还以此兴起评论话题。不直接评说,而是提出疑问,让事实说话,更具说服力。罪臣、良臣;神话、鬼话,这些泾渭分明的语句和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两结中得到圆满回答。这种以说理为主的联语,环环相扣,句句递进,连续使用了三、四字的短句,增强了语气的力度。句中反对,联中反对,使联语更为铿锵。“精忠”指岳飞,“宵小”指陷害岳飞的小人,如秦桧、万俟卨等。结句卑微可酌,卑污似更恰当。



4.王凤茹  河北曲阳

君为天下英雄,十年血战,一朝遭忌,最是忠心遗恨在;

谁主世间正义,三字奇冤,千载堪怜,惟留明月照人来。

评析:此联最为精彩句是下结“惟留明月照人来”,堪为联眼。上联陈说,是为下联铺垫,以“遗恨”作为下联伏笔。岳飞精忠报国和三字狱故事,历朝历代“前人之述备矣”,然有几人思考此种现象的历史根源和产生原因。由此引人思考,历史上诸多如“汉淮阴、宋岳飞、明崇焕”现象不再重演,则需要“世间正义”。一个明月清风的世界,才会让英雄多建功,豪杰不蒙冤。“三字奇冤”指岳飞因“莫须有”三字而遇害。思想性是此联最大亮点,“最是”“惟留”感情强烈。分句句脚采用自由格及“英雄、正义”结构可商榷。



5.李家桥  湖北武汉

凭赤胆长倾,血染精忠,犹见威飞千里碧;

惜黄龙未捣,冤遗惨烈,恍闻怒唱满江红。

评析:作者炼字锻句很见功力,动词用得生动而恰到好处,凭、惜;倾、捣;染、遗;见、闻;飞、唱,为对联增色不少。下结是此联联眼,尤给人无尽遐思。作者饱含深情,恍惚听得岳飞怒唱《满江红》,不仅合情合理,而且顺理成章,岳飞遭冤狱,虽有恨,但更有壮怀激烈,瞬间使岳飞的形象更为高大。“黄龙”指金国黄龙府,徽、钦二帝曾囚于此。对仗工整,句式灵动,韵味悠长,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威飞”稍嫌生涩。



评析人简介

徐玉基,1950年5月生,安徽徽州人。务过农,做过工,当过兵,在部队服役20年,转业至上海市工作。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楹联学会顾问、黄山市诗词学会顾问、中华楹联报主评。





楹联同题: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年—1227年),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1206年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大蒙古国,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大扎撒》。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占领金朝大片领土、灭西夏、西辽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征服足迹抵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病逝。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雷银喜评析  



1.杨学军  江苏南京

扭转乾坤凭铁矢;

扶摇风雨是天骄。

评析:铁矢,即铁箭,强劲的弓箭。扶摇,意为盘旋而上、腾飞,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天骄,即天之骄子,古时匈奴单于自称天之骄子,后北方游牧民族对君主的一种敬畏的称呼。毛泽东《沁园春·雪》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此联虽短,然大气磅礴,扭转乾坤,扶摇风雨,何等豪迈雄健,且一虚一实,虚实相衬,把那种惊天动地的气势和力量写足了,“凭铁矢”,再加之“是天骄”,那么人物指向一下就清晰了。既然是写人物联,人物指向必明,这叫切题。在涵咏下联时,或许你还会感觉出这就是写龙的佳句,龙,华夏天子,不亦妥哉!



2.吴立新  山东烟台

戎马一生,但看破城如猛虎;

纵横万里,无非啸月作天狼。

评析:此联为起结二分句联,胜在结句,修辞上均用比喻,上结破城如猛虎,气势不凡,可想见大汗攻城略地之雄风;下结中“啸月”,即对月嚎叫,常谓狼在月圆之夜会登上高处对月而啸,其声悲壮苍凉,慑人心魄,联中用以写大汗之豪迈之气,且引以天狼设喻,远非一般山野之狼可比,何其震撼!如此,加上起句的“戎马一生”、“纵横万里”,整个联就将大汗一生叱咤风云、拓疆开土的功业表现无遗了。



3.李家桥  湖北武汉

数万里纵横疆土,立马张弓,逐鹿射雕,开一部草原史,独具雄心成霸业;

几十年编制法纲,运谋施略,通欧达亚,铸千秋华夏魂,犹存胜迹映苍穹。

评析:此联五分句,散文笔法,长而不乱,有条不紊,见内容与语言驾驭之功。上联写的是武功,马上成就草原霸业。逐鹿,指争夺天下,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射雕,更扣草原英雄形象。下联则主要从文治入手,突出了其几十年编制法纲的成就,赞为华夏添荣,结句宕开一笔,“犹存胜迹”,其胜迹,疑为内蒙境内的成吉思汗陵,陵不管真假,也足以让人凭吊,引人追思。“映苍穹”,更烘托了大汗的高大英武形象。“草原、华夏”结构不同。



4.王立州  河南三门峡

踏平欧亚,统领蒙元,当看万里舆图,策马弯弓兴大业;

草色青青,成陵漠漠,犹忆百年帝国,雄才伟略耀苍穹。

评析:舆图,古代指的是地图,或者是疆域,此指疆域,当年成吉思汗远征欧亚,疆域万里。对联首二分句用自对“踏平欧亚”对“统领蒙元”,“草色青青”对“成陵漠漠”。上联写得大气,踏平、统领、万里舆图等词语给足了气势,写出了大汗凭借弓马成就了赫赫功业。下联起二句并不承上联叙述,而是转而描写当前景物,然后睹物思人,忆及百年帝国之人物风流雄才伟略,再联系上联的叙述看,如是则古今互现,描写、叙述、议论、抒情交融。



5.贺一雷  湖南华容

飘摇一缕孤烟直,且看晓月毡寒,大漠弓藏,蒿冢客尘魂不陨;

征取半球万骨枯,还听山呼马啸,雪崩琴裂,草原风唳血犹干。

评析:人物联未必就是叙事议论为先,其实也完全可以是这种写法,这里似乎没有直接去叙事咏人,而多是写景,当然还有一些议论。上联中所写大漠、孤烟、晓月、毡寒、蒿冢,共同营造了一种悲壮苍凉的意象,结以“魂不殒”,一下点出了英雄精神不死。客尘,指尘世种种烦恼,似未达意,可酌!下联一开头便是一个警句,其议论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或者说对人物的业绩作了一个反向的解读,直锥人心,尤为难能。后又用一系列意象进一步渲染那种枯骨累累的悲凉。总之,写景造境,作者笔力不浅。



评析人简介

雷银喜,1963年2月1日生,江西余干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余干县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楹联同题: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佑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被辑为《文山先生全集》。



评析林维金



1.张  颖  河北石家庄

对无穷冷雨,概怒之争之,战衣尽染终遗憾;

抱一片磁针,任成也败也,揖首向南再问征。

评析:此联沉郁,但以沉郁胜。宋朝自立国便僝弱不振,被金兵攻陷汴梁、南迁江南后,更是扶倾厦而无人,只有文天祥欲挽狂澜,苦撑危局。然,纵有丹心难报国,终究先生壮志难酬,只能吟诗寄志,舍身取义。上联叹文山先生之遭际,于凄风苦雨中“怒之争之”,可谓字字沉痛。下联化用文山先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和陈毅元帅“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之意,既昭明先生心迹,又特言先生之孤忠壮节,益见苍凉。全联起转自如,虽无奇句,但笔力健劲,哀而不沮,于沉痛中见高标。联语对仗亦颇见用心,若“无穷”之对“一片”、“遗憾”之对“问征”,可谓精工。“怒之争之”与“成也败也”,排偶自对,尤有古意。



2.李存固  北京东城

大海扬波,曾诉名臣忧愤:叹飘萍,悲众庶,尤劫火不息、金瓯已碎,然国丧元邦,千仇堪烈;

丰碑拔地,犹镌壮士忠贞:循苏武,效屈原,更丹心难灭、正气未消,纵血留柴市,一死何慷!

评析:此联有很明显的优点,就是联文贯通。上比用大海造势,兼用拟人的手法,起势不凡,下文围绕“诉忧愤"铺开描写。其化用文天祥《过零丁洋》诗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悲愤国破家亡。果不出诗人所料,诗成后约二十天,即祥兴二年二月初六,陆秀夫背负帝昺投海殉国,南宋就此灭亡。元邦,指元朝。下比用丰碑扬威,后文写"镌忠贞”,用一“循”一“效”一“死”,凸现出文天祥作为忠臣义士的耿耿丹心和浩然正气。苏武、屈原都是忠贞不屈的伟大爱国者,这里借比文天祥。诗人在其著名的《正气歌》中,就曾推崇过苏武的气节。而“丹心”,则语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柴市”,指文天祥在大都(今北京)的就义处。此联上下比联意都非常集中。只是分句太多,读起来感觉得换好几口气,累。“千仇”,似乎也有点生硬。



3.舒甘来  安徽黄山

旧燕离巢,孤鹃啼血,吟《金陵驿》寄怀,叙哀洒泪鸣忠赤;

荒城萦恨,瘦骨抱贞,咏《正气歌》明志,取义成仁耀汗青。

评析:这副联上下联分别用文天祥的两首代表作来勾画英雄的爱国者形象和坚贞品格。上联写寄怀,用《金陵驿》中“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体现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家国挚爱的赤子情怀和不灭忠魂;下联写明志,用《正气歌》诗意体现文天祥取义成仁、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上下联的前两分句既自对又上下联对,体现了形式美。“旧燕”“孤鹃”“荒城”“瘦骨”中的形容词和“离巢”“啼血”“萦恨”“抱贞”中的动词运用贴切生动,突出鲜明。



4.刘英强  山东临清

大厦将倾必独木难支,譬商之微子,晋之祖逖,系命证臣纲,凛烈存忠甘鼎镬;

人生有死惟英名不朽,历火里遭逢,水里浮沉,汗青全正气,胡羯向化感零丁。

评析:三国时诸葛武侯与宋末文山都是面对时局破败,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悲剧式英雄,武侯以西南一隅之地而六出祁山,文山以南方数省而对抗欧亚大陆数十万精锐。值此大厦将倾之时,绝非一二孤忠之臣怀抱必死之心,便能扭转乾坤,挽狂澜于既倒。故上比直言“大厦将倾必独木难支”,下比相应点出“人生有死惟英名不朽”,可证文山与武侯一样,都是悲剧式英雄的典范。上比相当连贯,第一分句总说,后面分别举微子、祖逖的例子来证明观点,有据有力;下比感觉气脉上稍差,先讲英名不朽,如何不朽则连接不太紧密,胡羯典出“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以吞胡羯而拒向化对应正气,以感零丁对应水里火里,有一定的跳跃性,或许,也可以讲拥有诗的跳跃美。总之长联不易。



评析人简介

林维金,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师大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楹联主评,县书法协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





楹联同题: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刘红艳评析



1.李改香  河南郑州

肇有明三百载江山,戮功臣以术以权,惩党狱而残而虐,功过谁能定论;

鉴青史数千年兴替,起微末允文允武,战沙场成义成仁,英雄莫问出身。

评析:上联首句“肇有明三百载江山”写朱元璋的功绩,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基业,“戮功臣”是指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后的大杀戮,“以术以权”是说这场杀戮是目的性极强的政治举措,概括起来朱元璋就是为了稳固大明的江山社稷。“惩党狱而残而虐”,是指朱元璋利用残酷的刑法来处置贪官,震慑官员。下联“鉴青史数千年兴替”是说把朱元璋放到历史长河里去看,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起微末允文允武”是说朱元璋虽出身贫苦,但文治武功,样样出色,书法出众,还在戎马生涯中写过诗词。在军事上,朱元璋更是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上下联构思精巧,取材丰富,句中自对工整,是一副不错的历史人物联。



2.王建辉  河北邢台

始于和尚,终于和尚,谋乱于和尚,岂非天命;

杀而功臣,用而功臣,叛亡而功臣,还是轮回。

评析:上联连用三个“和尚”,概述了朱元璋的一生际遇,“始于和尚”,点出了朱元璋幼时家境贫苦,在走投无路之下,曾在皇觉寺剃度为僧,做过和尚。“终于和尚,谋乱于和尚”,是指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嫡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而和尚姚广孝,却撺掇朱棣造反,并且在造反过程中献计献策,帮助燕王朱棣成功上位,相当于终结了朱元璋的真正传承。下联连用三个“功臣”来对应,大明得天下得益重用功臣,而杀功臣却一直被诟病,以至于明末功臣叛国,乃至江山易主,全联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典故深藏,感慨颇深。



3.王家祥  天津南开

打天下大略雄才,坐天下善变多疑,折尽栋梁衰国运;

看世间暴风骤雨,盼世间恒持互信,杀光文武误民生。

评析:从历代总评来看,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但此联立意颇新,虽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朱元璋确有“大略雄才”,但总体是贬多于褒,上下两结句“折尽栋梁衰国运”“杀光文武误民生”,辛辣地贬斥了朱元璋对功臣大开杀戒,以至于折了国运,误了民生。



评析人简介

刘红艳,女,从教30年,南山区首届特色名师,深圳市诗联微刊常务副主编,广东省首届女楹联家金花奖获得者,中国汉字文化教育联盟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院研究员,从事楹联研究和创作多年,偶有所得。





楹联同题:王阳明



王阳明(1472年—1529年),原名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一生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但功劳赫赫,学名昭昭。主要成就是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阳明心学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何沁学评析  



1.王西川  河南三门峡

天输异禀,盈囊正气奇谋,施效用舞锋刀,功不没荡寇平藩,安民救世;

史颖雄才,满腹灵思慧智,破愚迷擎火烛,道长传知行合一,心我融同。

评析:该联虽长,但铺排有致,用词考究,全面评价了王阳明的盖世之功,各有得当之处,也不觉长。立功无数,开学立德,创新立言,这正是王阳明的心学之道,也是后人无限膜拜的原因所在。正如明穆宗朱载评价之语“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这充分说明了阳明先生智慧的魅力。心即我,我即心,只有主宰了自己,才会发展自己,才能成功自己。整联亮点突出,引人入胜,尤其上下联的后两个分句自对而立,可见作者功力。



2.张项学  河南三门峡

探寻怎可休,知行互补,儒道相融,心学悟开成一脉;

忠义更无尽,谪贬何忧,乱纷当定,战云过罢自千秋。

评析:人生本来就是个不断求索的过程,阳明先生一生虽然命运多舛,历经磨难,但他通过谪贬、平乱的历练,不断验证自己的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永远在往他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他从17岁格竹到37岁一夜彻悟,经历了20年的苦苦探寻,诞生“心学”,从此改变了人的命运,“知行合一”让人有了大智慧。通过“心学”的熏陶,稳定了国家,安定了社会,使人们都有一个与他一样的美好愿望且能永久传世,其思想的感召和贡献必能光耀千秋。



3.刘晓晨  甘肃舟曲

唯物唯心乎!大道物心一体,方圆对立;

拜心拜物否?阳明心物双修,互补通融。

评析:该联用平实的语言、辩证的关系,起笔就点出了“阳明心学”的奥旨,使人感同身受。阳明先生认为万物都是依赖人的心而存在的。人的行动就是事,事就是物。这样,心的意念产生了行动,也就产生了物。所以,“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通过这种艰苦的、互补的“心物双修”,彻底颠覆了理学中的服从意识,从而成为人生发展乃至成功的重要遵循。该联的技巧和语意并重,“唯”“拜”两次重复,“物”“心”四次重复,增加了联眼和语势,读来有所开悟。



4.魏玉秋  山东临清

鉴真儒作智勇化身,长啸一声间,鸣贯古今、气通中外;

授心学为光明在所,高怀三立者,武传家国、文辨正邪。

评析:一代真儒是智勇的化身,一声长啸,振聋发聩,为古今中外所傲;他为我们指出了修学的终极境界,也就是光明之道——知行合一,而他也正是“知行合一”的终极实践者。此言一出,磊落光明,如同一把利剑,破除了封建礼教的枷锁,使社会风气空前开放。“三立”即立功立德立言,文能报国,武能安邦。这种智慧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受中华文明熏陶的东亚、东南亚各国,而是逐渐成为深刻影响世界的东方智慧。正所谓:孔子之后,尚有孟子;阳明之后,再无阳明。



5.李家桥  湖北武汉

除鼠盗而戡叛军,止武宗而淡战功,几番扶社稷,不朽神人惊后世;

致良知以开心学,延文脉以传天理,三立越程朱,大成仪范占先河。

评析:该联主题突出,铺设稳健,张弛有度,表王阳明功绩,成楷范而不朽;立心学大道,越程朱又开先河。他身处逆境,做圣贤初心不改;他身处险境,建奇功扶将倾之大厦;他身处困境,强信心终突破理学;他身处绝境,立心学成为一代宗师。此联概括有高度,评价有温度,使人不仅感受到王阳明的“心学”的真知所在,而且告诉我们要以良知守住本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好地成就自己、实现梦想。



评析人简介

何沁学,1968年出生,山西闻喜人。字无心,号鬷川居士、董泽龙人。好文学,擅笔墨,工诗联。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运城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闻喜县政协委员、慈善总会顾问、闻喜县裴氏研究会会长、诗联学会执行会长。



楹联同题:张居正



蒋有泉评析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军籍,生于江陵县,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1.金光瑜  黑龙江大庆

居正:正于官、正于己、正于利惠大明,肩挑日月,撑社稷将倾,庙堂欲坠;

革新:新在野、新在朝、新在政除旧病,头挡风云,起人间国泰,天下民安。

评析: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此联以居正、革新总括全联,在解释二字同时,展开对人物独特而精当评价。三正、三新切中人物为政为人为官之肯綮。结句以自对形象的表述了人物对于大明江山,社会安宁,民生安泰的不朽功勋。全联用词考究,三个带反复的排比句气势磅礴,先声夺人;“挑、撑”得力,“挡、起”倾情;而“肩、头”含蕴亦非寻常。状写了人物不辞辛苦,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形容词“正、新”的动词化运用,更让联语出新、出彩。唯觉“人间国泰”读来略感不顺,世间似能好一些。



2.王雪原  黑龙江牡丹江

济世兴邦擎太岳,秉远识之心,刚阿之气,笼天下之才,身藏大志谁懂我?

威名载誉话浮生,纵娇奢之味,独断之行,揽权间之势,政甩一鞭我负谁。

评析:张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皇帝登基后,代高拱为首辅。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万历新政,影响深远。联语切入的就是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上联以济世兴邦切入,统摄全句;以设问作结,发人深省。下联以威名载誉总括,引领全句;以自答收束,令人警醒。全联以腰节三个之字分句挺起,力拔千钧。且不平分秋色,而是各有侧重。上联状其为人为官为事之道,正面述写,切合人物身份;下联写其生活权谋处事之弊,反面论述,亦切人物之性情。看似旁逸斜出,但用一纵字就恰如其分的去除了与首尾两句的违和感。以“政甩一鞭”的功绩遮掩了人物身上的缺点。评价人物,公允精到,用语用词,别具一格。



3.王  衍  广东阳江

居安尚且思危,铁肩扛使命,派戚李镇边、凌殷靖内,威名到处,致浪静波平,狼烟塞息九千里;

正本须知激浊,斗胆践初心,效商鞅革故、介甫鼎新,德令行时,喜民丰国富,舜日朝开三百年。

评析:此联鹤顶格嵌“居正”二字,自然切贴。其中的戚李指戚继光、李成梁;凌殷指凌云翼、殷正茂。四人均为明末著名将领。商鞅,卫国人,卫国国君后裔,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介甫是王安石的字。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上联写镇边靖远,显示人物军事才能及平患功绩。下联写革故鼎新,显现人物为政之道和富国劬劳。全联起首虚笔直入,腰节以亲历事件扣题,以诸多历史人物烘托,落句以丰富多彩的意象,推波助澜,掀起高潮。使联语虚实相间,开阖有致,有血有肉,摇曳多姿。



4.王家祥  天津南开

谋国工,谋身拙,一生见独孤,大厦将倾,救时怎救明天下;

成才早,成栋坚,十载推昌盛,危机频解,醒己难醒世众人。

评析:海瑞曾对张居正评价说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评价的意思是,张居正其人善于谋划国家大事,却不善于谋划自己生前身后事。按照后来张居正位极人臣而落得死后满门抄斩境况来说,这评价可谓非常准确!其实这“工”和“拙”并不一定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张居正选择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忽略了“身前身后事”而已!此联就以此切入,显得立意高远。前三个分句写人,句句不离人物,切题十分紧密。第四分句由人及国,过渡自然,最后生发议论,富于辨证哲思,且升华了联意主旨。读来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全联三字四字五字七字句相互搭配,起伏变化,腾挪有致,再加上七字句规则重字的巧妙运用,读来琅琅上口,十分顺溜。



5.吴岱宝  陕西宝鸡

受命十年以担天下安危,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力挽狂澜时,凭谁问谤书留在生前,奇祸发于身后?

推贤千古而觅世间将相,固主权,饬武备,核名实,心磐砥柱处,许我尊功业犹存四代,江陵仅此一人。(新声)

评析:有评论认为,以施政的成绩而论,张居正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此联就以此为重点切入。联语以十年辅政写起,以长散句入联,隐含人物漫长而非常的政治生涯。结句以众谤生前,奇祸身后反问,在警示中蕴含人物担天下安危的艰难困苦。腰节三字鼎足对,历述改革之策略,坚挺首尾,使联语不致空泛无力。下联以我之视觉带入,推贤觅人,以人物重要事件相形作比,得出“功业犹存四代,江陵仅此一人”的结论,可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上下两结史料考究,均有出处,可谓句句有来历。全联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自对精工,语流顺畅,前后呼应。因有自我带入,中肯评价中就附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能以情动人。



6.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严考成以振朝纲,犹靖边安,何顾他谤在生前,祸于身后;

谨变法而臻帑满,更推国盛,且看我任经十载,鞭策百年。

评析:此联分别从政治,整饬吏治,和经济振兴展开,抓住了题写人物的四个基点,由此展开对人物的公允评价。严考成,靖边患,谨变法,推国盛是张居正一生中为国为民最为突出的亮点功绩,史有定论,有口皆碑。联语以此为依托,抓住了关键,突破了难点。使人物形象丰满而不空洞,后边的议论有案可稽。再加上第三分句精彩恰切的当句自对,精当而简明的人物评价,使全联气脉顺畅,一气呵成。三字领何顾他、且看我,看似你我角度转化,实则设身处地,一一贯之,上联重在写人物面对谤祸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下联重在写人物的不凡功绩和后世影响。这里的鞭,一字双关,非为寻常,隐含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其影响之深远。可谓一箭双雕,用心良苦。十载、百年在不经意的对比中强化了人物对未来的巨大影响。这种抓住重点,不计其余,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正切人物联之要害,堪为佳作之范例。



评析人简介

蒋有泉,1945年12月生,浙江奉化人。毕业于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曾任新华社校对中心主任、中广联党委常务副书记。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野草诗社名誉社长、理事长,中国楹联学会传统文化研究院学术顾问等。



楹联同题: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方留聚评析

1.熊  虎湖北荆门

炮声惊闽浙,五百年海浪未平,狼筅频频丧倭胆;

烽火照幽燕,三千里胡尘初定,谁人夜夜著兵书?

评析:闽浙:福建省和浙江省的简称,狼筅:音xiǎn,古代兵器之一。又名长枪,亦称做狼牙筅,狼筅原是明朝矿工起义军发明,后为戚继光抵抗倭寇时所操练"鸳鸯阵"的武器配置之一。上联言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下联说的是戚继光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整个作品文学性较强。“五百年”为时间,是纵;“三千里”是空间,为横,上下比纵横无限,前者突出戚继光武韬、后者突出文略。而下比结句一问,形象生动,如见其人,极富诗意而颇可玩味!上联结句“狼筅频频丧倭胆”的倭,古今均为平声,如果按律诗中的六拗五救之说,应当合律。



2.舒甘来  安徽黄山

荐热血拼身守土,龙船震鼓鼙,敢令重洋倭寇灭;

展素心无意封侯,虎胆卫家国,但祈万里海波平。

评析:龙船:天子所乘的船,或刻、画有龙形的大船。此指戚继光带领的抗倭船队。鼓鼙:亦作“鼓鞞”。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借指征战。此指敌人进攻。倭寇:古代对日作战时称日本为倭,倭寇二字作为名词独立,用以称呼来自日本的侵略者。倭寇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公元7世纪后期和16世纪倭酋丰臣秀吉的倭乱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里。上下联结句:一“敢令”、一“但祈”,语言典雅,运笔厚重,在“灭”“倭寇”、“平”“海波”的形象描写中,写尽主人翁肝胆照人,一心为国为民的豪迈气象,意境阔大,震撼人心!下联巧妙地化用戚继光《韬钤深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语义,堪为妙笔。



3.尉官保  山西运城

武略总超群,敢横戈马上,灭寇海边,大旗一树敌惊遁;

文才尤出众,方遗著民间,留诗身后,杰作千篇世颂传。

评析:遁:逃避,躲闪 :~去。~辞。~世。~北。也指,隐,消失 :~迹。~隐。作品中,一“总”,一“敢”,一“惊”;一“尤”,一“方”,一“颂”上下对应而出,在一片潇洒中,塑造出戚继光“灭寇海边”、“留诗身后”的文武双全的高大、儒雅的历史形象。整个作品用语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无雕琢之痕,但人物形象一样丰满。上下联中间两分句,敢、方两个领字后采用本句自对,首句、尾句采用上下对,各分句句脚平仄交替,自对上下对工稳,修辞手法娴熟。上下联两结句收的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4.李存固  北京东城

乃忠诚国士也,歼倭寇、御虏军,安边境、镇海疆,尽酬故土,历北战南征,一身肝胆,沙场挥刀惊万里;

真睿智英才兮,撰兵书、排阵法,诵诗文,革器械,堪比先贤,然时乖命舛,几度沉浮,蓬门遗恨泣千秋。(新声)

评析:虏:本义是指战俘,引申为奴仆,敌人,后也指蛮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作品采用总分总的手法,上联从肯定其忠诚国士说起,中间各分句详述其安邦靖边的历程,以沙场挥刀惊万里收结,把一个抗倭名将展现出来。下联首句先是言明主人翁为睿智英才,然后用四个动宾结构的分句铺排其文韬武略,潇洒中颇含赞扬之深情。虽联中人“一身肝胆”,但亦“几度沉浮”。最后,联语在“沙场挥刀惊万里”、“蓬门遗恨泣千秋”声中作结,豪迈与悲叹相互映衬,含蕴无限。



5.李家桥  湖北武汉

施韬略以长催策马,任逐寇安疆,守土安民,功绩永存雄闽浙;

许勇忠而不望封侯,犹吟诗见志,倾情见义,精神共仰壮山河。

评析:韬略,意指"文韬武略"。又指《六韬》《三略》,为古代兵书,引申为战斗用兵的计谋。在斗争中所采取的策略、计谋、政策、手段等等,都可称之为韬略。策马:用马鞭驱马、使马快跑。上下联散句起笔,用“以”、“而”做连接,绵长豪气,接着在一字领的引导下,一武一文,极具概括力。施韬略以长催策马:言明其军事才能和一往直前的智勇形象。许勇忠而不望封侯:要说的是主人翁奋勇抗倭的根本是精忠报国,而不是为了封侯。正如其《韬钤深处》诗句所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上下联最后皆以赞誉收结,整联结构曲折,而又浑然一体,意境雄浑,令人振奋!



评析人简介

方留聚,1957年1月4日生,河南义马人。退休前系三门峡市湖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对联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华楹联报》总编辑,河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长。





楹联同题:于成龙



于成龙(1617年一1684年),字北溪,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房山县)人。明末贡生。清顺治十八年(1661)起,历任广西罗城县知、武昌知府、福建按察史、直隶巡抚、两江总督。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梁石评析



1.孙瑞海  山东诸城

七品又如何,靖边剿匪立奇功,不问官阶高下;

一生当这样,报国爰民传盛誉,只看廉字伪真。

评析:七品,古代官职,正七品,称知县、县令。大约等同于现在的县长。这副对联,平心静气,娓娓道来。以于成龙的胸襟与口吻,道出他作官为的是“靖边剿匪立奇功”,而“不问官阶高下"。下联是作者对廉吏于成龙的高度评价:“一生当这样”,五个字概括了清官的模样。让天下为官者都要向于成龙学习,像他这样“报国爱民”。只有“这样”,才会体现出“廉字”的真面目、真份量。相比之下,使得那些伪廉吏真贪官相形见绌,无地自容。



2.李重林  湖南临湘

高行善政,美誉庙堂,帝赐大清廉吏;

卓异贤能,恭亲乡野,民尊傲骨青天。

评析:高行,为官行事要求高标准。庙堂,亦指朝廷。古代把庙堂与朝廷并称,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卓异,指为官高于一般,是位出众能臣。等同现在的优秀的领导干部。清代吏制定期要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者,称为“卓异”。于成龙为官清正,政绩卓越,被康熙皇帝三次授予“卓异”称号。傲骨,比喻高傲自尊、刚强不屈的性格。有道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副对联上下联从朝廷与民间两个层面来评价于成龙,上联以“善政”、“美誉庙堂”做铺垫,更显“帝赐大淸廉吏”之必然。下联从“贤能”、“恭亲乡野”,说明“民尊傲骨青天”不是虚的,而是老百姓真心拥戴的“于青天”。



3.张淑梅  河南三门峡

恪守公心,朴直六廉,惩恶平冤除吏腐,卓异蜚英千古;

善行厚德,固穷一世,安良恤苦解民忧,清端谥号几人?

评析:恪守,即恪尽职守。出自《孙子兵法》。六廉,西周时期提出“六廉”,指“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和廉辩”。分别是指为官者要善心为民、有处理政务能力、忠于职守、品行端正、执法严明、秉公行事不假公济私。蜚英,即扬名、驰名。固穷,甘于贪穷、不失气节。《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为君子虽然穷,但仍坚守气节。小人则不然。清端,于成龙去世之后,康熙皇帝追封谥号为“清端”。授予“太子太保”,又给其隆重赐葬,并亲撰碑文:“朕读《周官》,六计弊吏,(即六廉)…吏道厥唯廉重哉”。这副对联构思严谨,上下联对仗工整分明。尤其是上联的“朴直六廉”,对下联的“固穷一世”,为的是“除吏腐”、“解民忧”。这样的好官三得“卓异”之誉,临终追封“清端”谥号,实至名归,流芳千古!



4.谌时敏  湖南临湘

永弃贪婪,全离贿赂,正直秉清廉,品性敦仁如白玉;

遥承包拯,近继刚峰,忠诚兼磊落,民黎感戴赞青天。

评析:上联堪为出自肺腑的为官箴言与警句,是十足的为政清廉的诤言干货!可以说廉吏于成龙做到了清清白白,其人生自然是堪“如白玉”。下联以宋代包拯“包青天”,明代海瑞(字刚峰)“海青天”,两位清官楷模,来衬托清代的“于靑菜”于成龙,令人肃然起敬!试想:当代为官者如果读一下此联,或者把此联置于案头作为“座右铭”,心灵定会得到净化、洗礼,言行定会受到警觉、启迪。定会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好公仆!



5.李家桥  湖北武汉

仼上有奇功,惩恶平冤,写尽清廉于国事;

逝时无別物,空箱旧服,惟留洁誉在民心。

评析:上联言于成龙为官大有作为,“惩恶平冤”四字,这是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最得民心之处。如果当年得到“平冤”者,一定会含泪喊出“于青天”大老爷的。下联描述于成龙逝世后场面平平淡淡,也用了四个字“空箱旧服”,顿时会让人感动得潸然泪下。一位朝廷命官,临终竟然是这样的寒酸可怜。“惟留清誉在民心”一语,就像一座于成龙的清官雕像,维妙维肖,挺拔高大!“写尽、惟留;清廉、洁誉”结构待商榷。



评析人简介:

   梁石,本名梁拉成,1945生,山西昔阳人。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等。编著出版《中国古今实用对联大全》《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中国对联宝典》等40余部对联著作。被授予“人民诗家、联坛十杰”荣誉称号。





楹联同题: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和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林维金评析



1.徐玉基  上海长宁

垂帘听弊政,何物秽清宫,耻辱柱千秋绑定,祸国殃民,欲识妖氛翻另册;

拨雾见青天,我心观正史,棺材钉再次敲开,乱常逆道,须从制度溯长河。

评析:垂帘听政: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引申意是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出自宋·宋祁、欧阳修《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作者有非凡的驾驭语言能力,用词准确老道,选材造境非常到位。上联,因古有匪盗等坏人入另册之说,作为坏的一方面慈禧被打入另册;下比,笔峰一动,“我心观正史”,另册已“盖棺论定”了的,偏要“棺材钉”“敲开”,何等风趣,何等气魄,联意一波三折,正符合“文不喜平”思路,最后,点出事物的本质,制度才是祸根,读此突然想到毛泽东主席为何要推翻三座大山,而不是改良。



2.牛牧之  甘肃兰州

积弱原非一日,拓疆已是前朝,叹世间,此消彼长,败家愧做弄权客;

垂帘或恃才高,失道焉求祚远,愁天下,狼去虎来,误国羞封兰贵人。

评析:祚:帝位。《东都赋》:“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兰贵人:慈禧,1852年入清宫,赐号兰贵人。此联作者用心独到,将作品主人公化,事件娓娓诉来,先化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出根源,繁华只在前朝,再笔锋突转,“此消彼长”,消什么长什么,自然多方面,耐人寻味。下比点出慈禧核心特点才高得权,失道祚尽,导致虎狼群入,终“愧”“羞”难当。联文虽多分句,但一气呵成,文脉贯通。长联能做到文意贯通,非高手不能,很值得学习。其间“一日”与“才高”略宽。



3.舒甘来  安徽黄山

擘窠书字,翰墨怡情,纵作小民女,亦可称窈窈佳人,娇娇绝色;

争宠掌权,阙宫乱魄,即成老佛爷,终留下斑斑劣迹,历历丑闻。

评析:提起慈禧大后,给人留下的是一个卖国、腐败、残忍的丑陋形象。但事实上她是一个“面目秀丽”“让人着迷”的女性,一个干练的“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敢于实行一些改革举措的女政治家。上联写她的“美“,用擘窠书字,翰墨怡情”来描述慈禧能书善画。“擘窠书”亦称“擘窠字 ”,指大字。清·朱履贞《书学捷要》卷下:“书有擘窠书者,大书也。”用“窈窈佳人,娇娇绝色”来描写慈禧的姿色,说明她能得宠的优势。下联写她的“恶”。老佛爷,是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慈禧让别人称她为“老佛爷”是有其特殊目的,企图把自己比作和皇帝一样。一“美”一“恶”集于一身,作者用“纵作小民女”与“即成老佛爷”对比,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特性。全联写得文采飞扬,文脉畅通,堪称神来之笔。



4.张建设  福建永泰

貌似安邦有术,敢用曾张李左,平民乱,兴洋务,开新政,复柱州,一时宫阙回光照;

天怜贪位无才,徒摧肱股儿甥,作帘垂,缮绮园,庆生辰,倾军国,几代黎元苦难来!

评析:此联展示了作者广博的知识储备,写事件如数家珍,有条不紊。上比用“有术”引出相关内容,说的是慈禧垂帘听政初期,在议政王奕訢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等中兴之臣,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结语化用“回光反照”医学术语,道实情有妙趣;下比用“无才”引出一系列败招,道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真谛,此联工稳,老道。



评析人简介

林维金,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师大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楹联主评,县书法协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19 12:32 , Processed in 0.11140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