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回复: 0

【新鲜事·联史钩沉(1)】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交流对接活动的遐想

[复制链接]

81

主题

109

回帖

153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36
发表于 2023-11-3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新鲜事·联史钩沉】今晚(11月2日)无事,上床休息较早,就翻出《河东楹联网》公众号上刋登我在三年前写的“河东流派骨干与湖湘楹联七子学术交流活动暇想”的文章,又重读了两遍,越读越觉得那次两地深入学求交流活动,很有意义。我的文章中新观点、新语言还不少,联想起当时交流的氛围、相处的融洽程度,以至后來对河东流派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感到真是千载难逢的邂逅。现在翻出来回忆体味,更有价值。看來,我们在联事活动中,适时搞一些有深远影响的活动,并加以记录,留作联史回忆,很有好处。这样,就不至于是“狗熊扮棒子,扮一个,丢一个”,我们会有连贯性,传承性,记述性,在回忆、回顾、重温中,重新受益,并天久日长!今晚,我得到这样新的切身体会,让我倍感欣慰!我准备利用目前年纪虽老,但脑子还不太笨的有限时机,翻看一下《河东楹联网》公众号上,刋发过去一些有意义、有影响的事件,通过回顾,抒发感嘅,充实退休生活,其乐无穷,其情永驻!

反馈——

伯伯,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公号翻看很费神,伯伯注意休息!——平陆 荆齐美

追忆过往,有益于审视当下,绸缪未来——临县 张兴贵

岳会长的文章总结到位,站的高,看的远。那次雅集一定会成为楹联界一次盛会,实事证明湖湘七子和河东流派的交流碰撞,爆发的效应是持久的——运城 闫鹏

浏览岳老前几年的这个记录和总结,很有新意和概括性,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好东西就是这样,历久弥新!启迪新思维,找出新转机,带来新突破!——江苏 魏艳鸣

记忆犹新,搭建交流平台,惠友惠我——夏县 赵爱萍

岳老好!我有幸经常能阅读您发来的各类文章及新闻报道,已经觉得很受教育启发。可昨天您发的(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交流对接活动的遐想)这篇论文今晨全阅后如沐春风!论点明确,论据可见,论证方法博大深远!是难得的—篇高瞻远瞩大思维创新模式的思想潮流的引领论文!值得楹联界共同学习研讨!在楹联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需要百舸争流扬帆远航!祝福您为弘扬国粹摇旗呐喊!——北京 郑文咏

敏锐的思维、坚挺的韧劲、一流的见解,站在中国楹联发展的高端,一喊再喊,喊岀了千年楹联与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同频共振的声音,真是宝刀不老,难能可贵!——闻喜 文振西

1699006511107.png

岳民立:湖湘楹联七子与河东流派交流对接活动的遐想

这次,全国楹联文化知名品牌,来自江南湖湘大地鱼米之乡、中华四大名楼岳阳楼下、著名洞庭湖畔的“湖湘楹联七子”,应当今全国联坛另一支劲旅、第一个楹联文学流派“河东流派”之邀,带着“忧、乐”情怀,追求“楹联发展梦想”,长途跋涉,来到大黄河怀抱、中华武圣关羽、中华联圣乔应甲故乡、古盐湖鹺海之畔、中华四大名楼鹳雀楼下,古中国、新运城的地域,传播楹联文化事业发展之经,共谋国粹文化奋力攀登高峰之计,时间虽短,收获颇丰。

这一举动,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区域、空间的突破。即发展楹联文化事业,提升创作质量,为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出精品,没有省界、市界,没有区域之分,而走出小天地、小圈子,就摆脱了单打独斗的桎梏,就放宽了视野,放大了空间,开阔了胸襟!这样发展的理念就变了,视野无限大,信心更足啦,步子必将迈得更快、更好。二是理念、意识的突破。这次活动,很好地实践了文振西先生提出的搞好交流活的“16”字方针和理念,即“互敬互鉴、相交相融、链接高维、共进共享”。即从过去自我欣尝、自我陶醉的小氛围中解放出来,前边有了“比照物”,有了“参照数”,就找到了“短板”,看到了薄弱环节,明确了目标,激发了上进的动力。三是形式、内容的突破。改变了过去一般交流活动的常规,表面上轰轰烈烈的走访联谊,形式上的客套应酬套路。这次我们两地交流活动,确实是深邃、扎实、诚恳,平起平坐,不落俗套。既有集中交流,集中一两天座谈深议,互吐初衷,表达观点,更有长期、分散交流,从 3 月份建立交流群开始,持续到现在。在这个群中,大家畅开思想,就交流问题的指导思想、宗旨、主题、方式交换了很好看法。先后发了20 多位联家的近千副作品,这是多年来展示的最多的一次,也是首次。其座谈会的论文话题主要是围绕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瓶颈”问题展开的。

具体说是三大块:即第一块是“高峰论”(论文两篇,1、 2 号)即,自从邹宗德、刘宝田先生破天荒地提出“下一个文学高峰是楹联”的论断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震动,纷纷热捧热议。河东杨振生先生,作为流派领军人,不仅把“河东流派”从概念发展为实体,并且推向全国,而且深刻地领悟了全国楹联擎旗手孟繁锦会长提出的“伟大时代催生河东流派,流派兴起,楹联之未来”的警世恒言,带头喊出了“下一个文学高峰是楹联,第一个流派看河东”的响亮目标和口号,成了激发全市 500 多个楹联组织和万名会员的行动动员令。这次交流,鲁晓川主席又对楹联文学创作高峰作了深刻阐述,文振西先生更是高屋见瓯的论述了什么是高峰,怎样达到高峰,其中第一次诠释了“三个高峰”的概念,很有见地。把这个全新的理论问题,提升了高度,诠释了内涵。各网各群公布后,好评如潮,都认为他见解独到,“联都网”立即转发《中国楹联报》随即两次全文予以刊登,推向了全国。

第二块是“流派学”(论文 4 篇。3、4、5、6)。这是我第一次提出的这个概念,既然楹联文化可以称派,自然就是一个学科问题。“河东流派”己经由“初见端倪”,走向日臻成熟。己建成了三大体系(理论支撑、语言风格、梯队传承),正在丰富和推动这一学科的建立。论文中楚石、邹宗德作了很有见地的论述,尤其是宗德先生第一次把“地域性”作为楹联文学流派诞生的充分依据,解除了我们长期在“语言风格”上看流派的纠结难题,眼光为之一亮,精神于是大振。杨振生同志对“河东流派”发展轨迹及展望、作为更加理性化、体例化的系统论述,对做强流派信心满满,措施得当。

第三块是“创新篇”(论文 6 篇,7—12),这 6 篇论文,谈创新虽是个老问题,但周永红、傅小松、刘松山、石印文、廉宗颇、何沁学,在论述中,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把楹联文化的创新发展观和实用性、社会性功能论述得很充分,很到位。高峰论、流派学、创新篇 这三者,互为依补。“高峰论"是理论基础,是引领的源泉;“流派学”是内核,是发展目标和任务;而“创新篇”,是动力,是生命线。我相信,这次交流活动后,有实力派湖潮七子的相傍相引,肯定将是“河东流派”建设的“高发期,更为成熟期”。

这次两地论文交流,参与者面广、内容丰富,涉猎面广,达到了应知尽知,彼此融通,统一共识。大家都享受了这个过程,这是一个彼此之间融通认识过程,是增加了解、彼此信任的过程,更是共襄盛举发展的过程。

这次交流还做到了四个“提升”。一是增强了两支劲旅的认知度、信任度,增进了感情,加大了奔高峰的力量。对“湖湘七子”,我是长期关注的,通过这次近距离接触,我认为它确实是一支年富有为、极具活力、很有实力的队伍、品牌。对“河东流派”,从交流中,我也刮目相看。除了领军人杨振生的论述更清晰、掌控更游刃有余外,我也看到了一支年轻后起之秀迅速成长。他们当中王文广、何沁学、扆軍宣、张丹薇、范青山、杨新立、党晓明、赵爱萍、杨开茂、陈小明、赵若迪、闫鹏等新生代人物,厚积薄发,很有发展潜力,是“河东流派”的传承第二梯队;二是提升了两支劲旅在全国的信誉度、知名度,这次走出的跨区域、互敬共鉴模式,不仅是我们需要长期坚守的要义,而且为全国楹联文化的交流学习,也提供了范例,蹚出了路子;三是形成了共襄盛举、共攀高峰的合力度、骤变度。这次两支强大劲旅强强联合,结伴扭绳,共议共享,就形成了一种强大合力、凝聚力,形成了 1 十 1>2、>3 的“核聚变”效应,连索效应,孵化效应;四是提升了楹联组织的管理执行能力。这次交流活动,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湖湘七子”和“河东流派”成员,实际上也是两地楹联组织之间的交流。七子中,鲁晓川是中楹会副会长、省楹联家协主席,楚石是顾问,其余5位都是副主席,这就是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的班底都来啦。河东流派更是这样,其成员都是学会班子和骨干成员。这里,就引出一种现象,既“创作群体、流派、学会”,就成了楹联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命运共同体”,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这是联界的新动向、新生事物。三者拧成一股劲,那力量就大无比。我曾多次在一定场合、网上说过,创作是楹联组织的“立身之本”,是“重头戏”。但楹联组织、联事活动,绝不是单独搞创作的组织,而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我们现在不缺搞创作的人,急缺搞楹联文化理论深入研究,急缺从事楹联组织管理、信息传播的人,缺会做联事的人。而这两项,恰恰是基础,是动力,是舵手,起着助推驱动作用。在这方面,运城学会多年来,实施的“四位一体”(联事、联创、联教、联产),整体推进,就很有成效,就是摸到了学会工作的规律,就很主动,很有起色。我更是这样,我的主要精力不是着力在研联艺和创作上,而是十分关注动态、信息、新事物、新经验。而且是用信息“声东击西”,用典型“举一反三”,用点子推动工作,收效都不错,基本上是做一件成一件。当然,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联外功夫”。一是靠学习,关注国家、联界大事,脑子跟着形势转;二是要敏锐快捷,即我们对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敏感度,决定我们楹联文化工作的结合度,想到就干,干就干好;三是把握时机,见缝插针,有勇有谋,与党和政府工作、与全国联界形势同频共振;四是要有坚强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即“只争朝夕”、“时不待我”。要有运城楹联精神:“痴于国粹醉于梦,红了对联白了头”。这样,才能有为有位,越干越主动,越想干。

总之,这是两地交流活动,在攀登楹联文化事业高峰跋涉中的“加油站”、“宿营地”,不是“目的地”、“大本营”。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兄弟情谊”,更激发了前进活力、动力。这次交流,是开端,我们要把它变成常态化。我们任重道远,我们的目标能实现,我们的共同目的一定要达到!

2020 年 7 月 25 日于晓月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13 17:56 , Processed in 0.15518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