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回复: 0

为何对联格律绕不开“对称性破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4780
发表于 2023-6-8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按:对联的“对称性破缺”不在联界传统习惯之内。近年来笔者就此发表过一些文章和观点。令人遗憾的是,真正能理解、接受和认同者只有寥寥数人而已。在绝大部分读者中,认为是故意标新立异者有之;觉得可成一家之言但不太看好者有之;提醒注意分寸以免引人反感者有之;不屑一顾甚至极尽嘲讽之能事者有之。
      这样的现状并不让笔者灰心。日前,中国楹联学会正在组织修订《联律通则》。值此时机,特撰写这篇带有普及性质的“简介稿”,以期求得更多同道者,推动对联理论的根本性完善和发展。




为何对联格律绕不开“对称性破缺”



刘可亮


      “对称性破缺”既是科学界的概念,也是社会学与系统论等学科的概念,狭义简单理解为“对称元素的丧失”。
      “对称性破缺”是事物呈现差异性的方式,有“对称性”的存在,就必然存在基于“对称性”的“破缺”。对联是具备鲜明“对称性”的事物,也不例外。
      迄今为止,人们研究对联格律,制订对联规则,尚未正视“对称性破缺”,更谈不上上升到美学高度。然而,从对联艺术的长远发展来看,始终是绕不开它的。

      一.“对称性破缺”是对联的基本属性
      实事求是,就是指要探究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先要充分认识“客观存在的事物”。
      对联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否只有“对称性”而无“对称性破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平仄要对立,“相粘”即是“对称性破缺”。“一三五不论”说明这种破缺是常态。
      邻对、宽对、失对;自对、借对、磋对,会带来“对称性破缺”。
      下联气势略胜于上联,也是“对称性破缺”。
      上下联还有动静、虚实、属性元素等与“铢两悉称”有具备“不可观察和量化”的偏差,也都属于“对称元素的丧失”。
      在中宏观视野的审美中,上下联“处处平仄对立、字字小类工对、词句结构完全一致、气势等元素几乎察觉不出力量差别”是理想中的“对称元素几乎没有丧失”的圆满状态。可是,这样的对联却根本不存在。
      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工致的严对,无论多么优秀的对联作品,无不包含“对称性破缺”。
      既然它是对联的基本属性,与“对称性”如影随形,岂能不认识它、正视它、研究与之相关的规律。
      此前联界整体未能主动认识和正视它,不但忽略了“严对”中轻微的“对称性破缺”的重要作用,而且面对诸多“深度破缺”造成的矛盾现象时,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释和处理。

      二.“对称性破缺”是创作中常面对的矛盾的一个方面
人们创作对联时,在格律层面,平仄为什么很难保证“处处对立”呢?词语为什么会有取舍呢?句子为什么需要推敲呢?因为,有矛盾存在!
      那么,在格律层面,创作者要处理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就是想要保证对联的“对称性”,但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对称元素的丧失”。用学术的通用语言来概括,就是面临着“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的矛盾。
      尽管“对称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具有主导作用,但“对称性破缺”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二者的对立统一,才使一副对联的创作活动尘埃落定。我们得到一副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在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比例,及有合理的衔接和有机的搭配。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光芒,是拜二者共同赋予。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要坚持“两点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全面地、本质地分析、研究事物。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如果我们只关注,或过于重视“对称性”,而忽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陷于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在处理矛盾关系时,就难免有诸多“偏颇”的行为。

      三.“对称性破缺”是解决“理论体系不能圆融”问题的关键
      在形式层面,对联理论体系陷入了“不圆融”的尴尬境地。许多相互矛盾的观点并行,许多争论无法得到合理的权威解释。比如,被人们常提起的“对联要尽可能追求更多的小类工对”和“对联以工宽结合为美”就观点相左。笔者撰写了一篇《两小儿辩联》多角度概述和揭示了这种“理论的不圆融”。
      理论体系不圆融的根源在于,我们遵照的是 “一点论”,以对称性为“轴心”来构建对联的形式理论。这一不正确的方法论,不可避免会把整个联界带进“死胡同”。集思广益得到的《联律通则》也不可避免“无法圆融”,从而广遭质疑,需要修订。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实践中面临什么矛盾,理论就应该指导如何解决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处理好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处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方法论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但也不能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所以,对联的形式理论,以及《联律通则》,理应建立在处理好“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这对矛盾的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对称性的尽力确保”上。这二者的差别,透漏着当今对联理论和规则的偏差所在。
      倡导直面对联理论体系“瘸腿”的现状,正视“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建立“双柱理论”,主张《联律通则》由“对称律”“破缺律”和“统一律”构成,并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对事物内在规律的基本认识,依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这一科学的方法论提出来的。

      四.“对称性破缺”是评比和鉴赏修正偏差的要点
      有了科学的对联理论作指导,不但能指导创作,还能指导评比和鉴赏。
      当今联赛的评比,在执行《联律通则》时,不约而同选择“从严”执行,扼杀了无数包含合理破缺的优秀作品,就是理论支撑不够的鲜明体现。以至于刘太品老师一度提出“刀筐论”来呼吁改变这一状况。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选择呢?因为,骨子里认为“高对称度优于低对称度”,认为“对称性破缺”是应当尽力压制的“负面因子”。这是典型的“一点论”思想导致的错误行为。
      我们在鉴赏包含“破缺”尤其是“深度破缺”的优秀作品时,也常常不能从矛盾的双方、矛盾关系的合理处理、系统的平衡等方面考虑问题,故不能准确判断它什么时候能合理立足,什么时候是败笔。以至于经常出现一部分人认为应当淘汰某作品,另一部分人认为应当破格提为等级奖,而无“中间态的判断”的可笑情形。经常出现面对名家的佳作“违规”而又没法否定的尴尬,给出“只许名家防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荒谬结论。
      正确的评比和鉴赏姿态应该是:只要“对称性”有保证,重点要关注的就不再是“对称性高赋值”的追求,而是在矛盾平衡关系的处理上作者的水准如何。评委和鉴赏者应当重点考察创作者是否做到了让各“对称元素”和“破缺元素”恰到好处地以合适的比例搭配,并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为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服好务。
      我们在评价和欣赏一副优秀对联时,既要悦赏于“对称美”,也要善赏“对称性破缺”为美所作的贡献。评审者们应当有这样的认识高度:所有的音符都是高八度无法构成美妙的乐曲,“处处平仄对立,字字小类工对,词性结构完全一致”也无法构成优秀的对联作品。从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各种或细微或突出的“对称性破缺”看成是创作中遵循形式美法则主动而为的“精雕细刻”。
      破缺,是对联作品个性和特色之源。如果我们硬要有情感倾向,“破缺”当显得更“可爱”才是。认识和价值观未抵达这一层面,是不合格的评委和鉴赏者。

      五.“对称性破缺”是抵达美学和艺术深层的重要元素
      对联作为文学作品,终归要在美学和艺术殿堂登攀高度。这更离不开“破缺”。
      “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的矛盾关系处理,应当遵循形式美法则之“对称与均衡”“参差与齐一”“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变化与统一”等法则。在“一根柱子”的视野下,联界并未遵照这些法则行事,行为是偏执的。具体来说,表现在:“对称”的要旨是“均衡”,而我们偏执于“平均”;“形美”的高阶是“参差”,而我们固守于“齐一”;“操作”的目标是“调和”,而我们执著于“偏侧”;“比例”的把握是“恰当”,而我们偏执于“高值”;“统一”的背景是“变化”,而我们偏向于“静止”。读者可以去百度一下这些法则,对照一下联界的行为,判断是否如此。所以,我们只有正视“对称性破缺”,才能调整过来,从而抵达美学的更深层面。
      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对联作为文学艺术作品,要凸显艺术结构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艺术语言的准确性和鲜明性;艺术手法的精当性和多样性,要追求对联的对仗之“端”,平仄之“谐”,内容之“切”,作品之“浑”,更要追求杰出(雅、朴,新、奇,雄、秀)以及其他艺术特色,只有“对称元素的圆满”而没有“对称元素的丧失”,则不可能实现。人们要做的,就像书法家在书写方正的汉字,雕刻家在创作对称的作品时,关注的是如何“恰到好处地选择破缺”,把作品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凸显出来。联界不但要习惯于欣赏“行书”和“正面站立的人体雕塑”,还要善于遵循艺术的原理和美的法则,不断探索,能创作和欣赏对联中的“狂草”和“维纳斯”。

      六.先贤今贤已一定程度正视“对称性破缺”及把握矛盾处理之法
      提出正视“对称性破缺”,并把它引入对联话语圈,并非笔者的首倡。先贤今贤早已有高见在。
      1.前人的认识及抵达的高度
      早在宋代,葛立方在其《韵语阳秋》中就论到要“对字不对句”,甚至要求“参伍错综”。
      明胡应麟《诗薮》云:“对不属则偏枯,太属则板弱。二联之中,必使极精切而极浑成,极工密而极古雅,极整严而极流动,乃为上则。然二者理虽相成,体实相反,故古今文士难之。”高明地认为对联创作的“上则”是:认识到矛盾的双方,要在“不属”和“太属”之间找到合理平衡,并描述了矛盾对立统一后的特征应该是“作品浑成”“风格古雅”且是“极整严与极流动”的一种动态平衡。这也说明造成“极流动”的各种“破缺”因素能在“极浑成”的作品之中合理立足。
      前人留下的零碎的《通则》“条款”,也无不是正视“对称性破缺”,并用矛盾分析法处理问题。
      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既考虑到了一些部位“平仄对立”的需要,也正视了另一些部位“平仄相粘”的客观事实,并提出了对立统一的平衡之道,划定了“平衡点”。
      又如“同门相对即为工”,是人们在认识到“小类工对”是最精致的对仗,而“非小类”是“对称元素的损失”的基础上,合理处理矛盾问题而选定的“平衡点”。承认“邻对”“宽对”也可以成立,是明白“更深度的破缺”也有立足之道。
      再如,主张“下联气势略胜于上联”,是要求上下联力量要接近,不能相差太多,又从艺术特色的角度利用了“微弱的破缺”的美学价值,主张轻微打破平均,认为下联气势略胜是最佳“平衡点”。
      2.今人的真知灼见
      由于现代汉语语法的出现,今人受“六相论”的影响而走入了恶性循环。然而,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窥见了“对称性破缺”的价值。
      孙逐明先生在《从修辞角度探讨对偶形式法度》一文中,用较大篇幅的段落论述了“对称与不对称的巧妙组合才是对称美的真谛”,提出了“不是越工越美,工宽有机结合最美。追求工细容易遏止勃勃生机。”
      白桦林先生在其《楹联的体裁分类(草稿)》中也谈到:“我们在联律上不要过分追求对称性,按照体裁,允许不同程度对称共存,才是对联繁荣之道。”这种对于联苑整个风景区的初窥,也难能可贵。
       吾师余公德泉先生在其《中华对联通论》等著作中论到“对称性破缺”,且用若干章节系统论述了马蹄韵的变格、破律、段合式、间破式、段合间破式等,是当今对联理论大部头著述中第一次有人在“对称性”之外,分章分节在对联艺术殿堂以正视的态度给予“对称性破缺”以正式地位。
      总之,当今对联理论界的主流价值观,及依照这一价值观制订的规则,大大背离了前人的基本认识和处理矛盾之道。我们理应调整偏轨姿势,回归正途,才能做好传承和发展,真正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对联艺术。
图片
刘可亮,湖南双峰人,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兼学术委主任。著有对联理论集《无情对论》《对偶破缺论》《借对论》,领衔主编《无情对韵》,联作收入《藜薰堂集》。其理论专著,皆有填补空白之功,其中《对偶破缺论》首次从“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视角来立论,为传统格律文体尤其是对联理论的科学化、系统化犁出了全新的路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18 22:28 , Processed in 0.10329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