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回复: 0

刘凌云‖从唐以前诗中对偶句的发展探索对联的起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4870
发表于 2023-6-5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从唐以前诗中对偶句的

发展探索对联的起源



刘凌云



      诗中自觉使用对偶句,成熟期应是唐代近体诗产生的时期。此前诗中的对偶句,经过了一个从不经意到有意为之,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诗经》中所用对偶句极少,只有零星可数的几例,可见当时的作者是无意为之。“靓闵既多,受侮不少”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它出自《柏舟》(邶风)篇。“靓”同“遘”,“闵”同“悯”,全句为:遇到的痛心事已经很多,受到的侮辱实在不少。还有如《小雅·采微》诗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也是极为工整的对偶句。

      到战国时的《楚辞》,对偶句较《诗经》稍多,屈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对偶句。但此时的对偶句句中或句末有些加上了一些虚词作音节衬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偶。如《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国殇》中“庭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涉江》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等等。《楚辞》中的对偶句具有楚地的地方色彩,因加上了一些句中助词,音韵比较和谐,便于吟唱。

      《古诗十九首》一般学者认为是东汉末年桓灵之世的文人作品,加上建安七子和三曹诗人的作品,用对偶句的多一些了。如曹植《赠白马王彪》中的“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阮籍的《咏怀》其中十七中的“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又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个时候的对偶句虽然多了起来,但仍然不是自觉行为,而且“属对虽工,亦显古老”(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古老”一词即原始朴拙之意,也就是并不成熟之意。

       诗歌发展到晋代,诗中开始进入自觉使用对偶句的时代。明代谢榛认为,对偶句的使用,“惟渊明得之”(引自谢榛《四溟诗话》)谢榛为什么说“惟渊明得之”呢?我觉得一方面是渊明属对新颖活泼,语言清新自然没有以前的古拙;另一方面是有意为之,属自觉行为。如他的《归田园居》中就有“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染,虚室有余闲”这六组诗句均为对偶句。还有如“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属对也十分工整。这个时候,不但渊明诗中出现大量的对偶句,而且其他同时代诗人诗中也有相当多的对偶句,而且属对也都工整。如两晋诗人左思的《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六句就是三组对偶句。值得注意的是,到晋代为止,诗中的对偶句只是对偶,而非对仗,这个时候的对偶句是成熟的,成熟的标志是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词类)相同,句式相同或相近。但它还不是对仗,对仗除上述三点外,还应加上“平仄”相对。

      晋以后的南北朝时期,诗中对偶句不但广泛使用,而且更加成熟了。为减少篇幅,下面引用一些诗人的例句均省去诗题。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江淹的“时寒原野旷,风急霜露多”。范云的“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吴均的“弱干可催残,纤茎易凌忽”;“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何逊的“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客信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刘孝绰的“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萧纲的“翠竹垂秋条,丹枣映疏砧”。阴铿的“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等。从所引诗句可以看出,诗中对偶句到此时逐渐向真正意义上的对仗过度,此时的对偶句虽然许多仍未注意平仄对仗,但已有相当多的对偶句在有意无意地注意声律的和谐。如上引诗句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等都是符合对仗要素的对偶句。

      到南齐永明时,沈约、谢朓、王融等善识声韵,作诗不仅注意押韵,而且调平仄、讲四声,于是形成了一种新诗体——永明体,开唐代近体诗的先河。可以说没有南北朝时的诗,特别是没有沈约、谢朓等人的声律研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仗句产生,也就没有唐代近体诗特别是律诗的产生。

      以上所云大概就是对偶句在诗中发展的轨迹吧。

      对偶句的产生、发展、到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对仗,不但为律诗提供了格律上的重要内容,也为对联的单独出现以致形成完美的艺术体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所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联起源于诗歌,成熟于唐代律诗。母庸置疑,唐代律诗中的对偶句大多都是成熟的对联。稍举几例以见一斑。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商隐的《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必多举了,这些脍炙人口的对联,现在还在广泛地引用。有人会说,这是诗,还不是对联,因为是来自诗中,并非单独出现和使用的对联。我觉得这是误解,谁能否认上述唐诗中抽出来的对偶句不是对联呢?五代时期的后蜀主孟昶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正是唐以后出现的单独使用的对联。唐以前出现的单独使用的对联笔者以为都存在问题。晋代松江人陆云和洛阳人荀隐的通名联:“日下荀名鹤,云间陆士龙”,这只是通名之趣对,大概只是偶然为之。而晋代诗中已出现许多较为成熟的对偶句,前面已有论述,此不再重复。南北朝梁代人刘孝绰自题门联;“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首句三仄脚,况且它也不是单独出现的对联,因为后面还有两句:“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据云这后两句是刘孝绰三妹令娴所续)

       综上所述,对联起源于诗歌,成熟于唐代律诗,唐以后才出现单独使用的对联。唐以前或许有单独存在的对联,但不成熟,只是偶然为之,谈不上广泛使用。

图片

刘凌云,男,笔名林荣,号凌云阁主。1944生于湘潭县。中文专科毕业。中学高级语文教师。退休前一直从事中学和中师函授教育工作。热爱中华传统诗词对联和书法。曾参与大型工具书――《中华新韵府》的编撰工作。曾分别担任湘潭嘤鸣诗社,洛口诗社,龙山诗社副社长兼刊物主编多年。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湘潭市楹联家学会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湘潭县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七年。诗词联参加全国赛事曾多次获等级奖。曾出版个人诗书联集《覆瓿墨痕》,诗联研究集《诗词入门与研究》,诗词联赋合集《篱边野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5-19 02:24 , Processed in 0.09699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