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6|回复: 0

《南亭联话》清·李伯元 简介和南亭联话卷一(上)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408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874
发表于 2022-8-8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本书简介
  李伯元,清朝小说家。名宝嘉,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出生于1867年(清同治六年),卒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擅长诗赋和制艺,也工篆刻。曾屡次应省试而不第。后来朝廷征召他,却不去应命,而到上海谋出路。在上海先后办过《指南报》、《游戏报》、《海上繁华报》、《绣像小说》等报刊杂志。政治上保守,敌视民主主义革命,倾向接近于改良派。自1901年起,全力以赴写作小说,当他的代表作《官场现形记》在报刊上连载时,很受欢迎。书中对清朝末年各种官吏无情揭露,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另一代表作《文明小史》,也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斗争,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外还写有《庚子国变弹词》、《活地狱》、《李莲英》、《南亭笔记》、《南亭四话》等。
  《南亭四话》为上海大东书局1925年12月石印出版,钱装八册,每册一卷。卷一至四为《庄谐诗话》,卷五至卷七为《庄谐联话》,卷八分上下,上为《庄谐词话》,下为《庄谐丛话》,各卷均有小标题。《四话》一书中有十几则所记事实均发生在李伯元死后,从作者的口气看,当是浙江人,而非武进人。这些显系他人所作,而被编辑者所混入。所集联作、联事,多属调侃、讽刺的内容,以俗为体,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哈哈儿据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联话丛编》本、参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南亭四话》录校制作,标题统一作《南亭联话》卷一、卷二、卷三。

南亭联话卷一(上)

  除夜春联 某京秩清介而贫。某学士在京时,除夜为作一春联曰:“座上无毡,且喜身安心内乐。”方构思下句,京秩遽云:“吾已得之矣。”对曰:“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肚中饥。”盖其家对仓而居故也。学士至新正三日,送米六十石周之。

  一字三音 翁二铭学士尝为一字三音巧对,以难罗茗香。出句云:“孙行杏者挑行形李上太行杭山。”罗云:“服不猛氏穿不如错走华不敷注。”

  一字两意 或借用成语为一字两意对曰:“午梦未醒春睡足。”“未”字虚实兼用,言午睡而未醒也。后有属者云:“朝妆莫整宿酲慵。”“莫”字可虚可实。古文书“暮”如“莫”,言朝妆而暮整之也。余谓此联固巧,亦赖有成语配合耳。

  辜负香衾 李芍农侍郎每年除夕必书门联,犹之常熟相国。有集句云:“且将酩酊酬佳节;辜负香衾事早朝。”考其时,侍郎方值南斋,故云。

  江湘岚 江湘岚观察峰青,曾任浙江嘉善县,后以道员改省江西,有题滕王阁冬防保甲总查局一联曰:“把西江水一口吸干,聊润我枯唇,纵谈曩日兴亡,多少桑田变沧海;招南浦云两手抱住,不放他出岫,免得随风飘荡,又无霖雨及苍生。”
  江自题其寓所联云:“马当风吹短棹西来,无徒作赋登高,雨卷一帘寻画蝶;渔阳挝唱大江东去,安能凌沧啸傲,海涛如镜扫狂鲸。”

  不满合肥 合肥李文忠薨逝后,挽联之多,钞胥吏几为脱腕。闻有某某二联,一似不满于文忠者。联曰:“年来外务有深谋,近交远攻,一生独取联俄策;死谥文忠无愧色,扶清安满,毕世惟知杀汉人。”“九原倘遇太平王,当率黄帝鬼雄,逐此杂种老伧鸦鸣国外;阎殿若逢包孝肃,会有黑犁地狱,置那昏天宰相畜道轮中。”

  挽荣相联 有署名“太瘦生”者,函示挽故大学士荣禄联,照录如下:“威福万端,藉椒房亲,独擅中央政府,无君已久,烈焰薰天,渺渺千秋,新莽魏操尔知己;颈血一点,完守旧业,乃得罪魁恶名,排外不成,以死报国,堂堂七尺,毓贤刚毅是男儿。”
  又北友抄示挽荣文忠二联,为录于下:“此一文忠,彼亦文忠,彼弭乱之终,此酿乱之始,并宫府中外以调和,谁为罪魁,谁为功首,必有定论矣;成也相国,败也相国,败不居其过,成则居其名,更戊戌庚子诸祸变,而竟生荣,而竟死哀,谓非厚幸欤。”
  右为某主政作。
“天外尚有康梁,闻此老全归,纵使笔底千言,几时论定;地下若逢刚启,话当年同事,只为腰缠万贯,一步来迟。”
  右都下所传诵,不知为谁作。或曰某太史手笔。

  月月月明 江南士人某入都应试,止于逆旅中。逆旅中人以无闲房可住,乃开一最后之室处之,且嘱夜有所闻忽恐,自不为害。士人胆固壮,诺之。而寝至三更时,忽闻窗外有吟哦之声,声至凄楚。士人知为鬼,乃呼问之曰:“君人耶鬼耶?所吟者诗耶文耶?盍以告我。”鬼果至窗下,告之曰:“我某处士人,以思索一偶联不得,沉郁而死。”因诵其上联曰:“月月月明,八月月明越皎洁。”士人闻之,欲为之代对,辗转终不能得。忽闻墙外柝声正击五更。士人触机有得,即曰:“何不云‘更更更鼓,五更更鼓更凄凉’?”鬼大喜,深谢而去。

  成语对 某名士上巳修禊,亲友毕集,忽同学某谓之曰:“某某,汝向以敏捷自许,今有一上联,汝能对否?”即诵上联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名士即应声曰:“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一座惊其敏捷。今又有以《西厢》之“怕你不雕虫篆刻,断简残编”为对者,则未免伤于纤矣。

  七里山塘 某处乩对一联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虽下联少觉生拗,然亦绝对也。

  明太祖 太祖微行至某酒肆,见其地甚逼窄,而别无下酒之物,随口对同来之大臣曰:“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店主在旁闻之,即续曰:“大明国一统万里,不分南北。”太祖闻之大喜,明日乃厚赏之。又一日,太祖微行至某处,遇一人谈笑甚洽。太祖问其籍贯,则重庆府也。遂出上联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某即信口而答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圣大明君。”太祖以其无意之间,语涉颂扬,亦厚赏之。

  地名官对 又有以苏州地名及官名为对者,今记之曰:“会前街,道前街,观前街,会道观前;漕督衔,河督衔,总督衔,漕河总督。”

  戏台联 又某名士题会馆戏台一联云:“世事本浮沉,看他傀儡登场,也无非屠狗封侯,烂羊作尉;山河供鼓吹,任尔风云变幻,总不过草头富贵,花面逢迎。”淋漓悲壮,骂尽世人。剧场之联,盖无出其右者矣!

  关庙联 湖南某处有关帝庙,某题一联云:“亦知吾故主尚存乎,从今后走遍天涯,再休提万钟千粟;曾许汝立功乃去耳,倘他日相逢歧路,岂敢忘杯酒绨袍。”各庙联甚多,关庙联亦不少,无从悉载。惟此一联,全组织华容道中事,笔墨淋漓,有游戏三昧之妙。虽事不可稽,而联语深情宛转,跌宕非常,必名士之作也。

  篆书联 有人撰联篆书于玻璃上,其笔画必反正皆宜。有十四字曰:“文同画竹两三个;丁固生枩十八公。”驯雅可喜。

  挽柏葰 柏葰以科场案发,政府持之太急,遂坐弃市之刑。或挽之云:“其生也荣,其死也哀,雨露雷霆皆帝德;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皇天后土鉴孤忠。”措语殊为正大。

  挽书吏 岑春煊为粤督,有书吏名李子修者,以船户抗捐之故,李为缮一禀以白其冤,岑怒,立枭其首。时人有挽之以联者曰:“不死于当书办,而死于抗船捐,此时势,此英雄,请看头颅真价值;一变而作奇人,再变而为厉鬼,是冤魂,是毅魄,原诛民贼救同胞。”

  曹著伟联 梁启超未与曹著伟订交之始,尝为友人拉过其居,见壁间悬楹联一副曰:“我辈耐十年寒,供斯民暖席;朝廷具一副泪,闻天下笑声。”大奇之,自是遂以昆弟相约。著伟,广东南海人,以暴病卒。梁有诗吊之。

  梁氏宗祠联 广东新会梁氏宗祠,所悬二联,闻出饮冰主人手笔。一云:“溯千年血统,似续相承,废专制行共和,改革先从家族起;入廿纪盘涡,竞争益烈,以保种为爱国,救时还赖子孙贤。”又一云:“作室者去其旧而惟新是谋,试看哲匠经营,大厦广搜众材,治国规模如此矣;法祖者师其意不必泥其迹,敢向宗人演说,合群乃能保种,自强根本在斯乎。”

  祝南海生日联 香港《中国日报》载,康南海生日,生徒制联以赠。其句曰:“贺春王二月;祝教主万年。”

  绍昌佳制 绍昌任江南副考官时,曾撰刘忠诚祠联一副曰:“应保半壁地,乃妥九原灵,功无愧乎,君子也,君子也;可托六尺孤,合寄百里命,利其溥矣,如其仁,如其仁。”久为时流传诵。兹闻内帘某大令述及绍昌尚有中秋即景诗一首,其句曰:“中秋冷冷又清清,明远楼头夜气横。借问家乡在何处,高升遥指北京城。”高升者,绍昌随身之仆也。二句脱胎于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借用其仆。满人手笔,如是如是。

  一褒一贬 安吉吴仓石,幼得一缶,古茂无款识,秦汉时物也。召石工治之,并以缶名其庐,著有《缶庐诗》行世。丈善治印,晚年悔之,自言病废,遂不复作。尝云于书嗜猎碣,于画嗜青藤。其取径之高如此。与某君商诗榷画,为文字至交。某君捐馆,吴作联挽之,曰:“画笔千秋名,汉石隋泥同不朽;临风百回哭,水痕墨气失知音。”某年上峰檄署安东县,一月而去,自刻私印曰:一月安东令。又曰:恶诗之官。某君之子作有二绝呈吴,录于后:“缪篆于今记不全,鼎彝阅世等秋烟。缶庐有缶独无字,或是无怀氏纪年。”“女坟花拥女床鸾,山石艰深博古欢。七字谥公公曰唯,安东一月恶诗官。”

  帝王度量联 甲午之役,丧师失地,为国大戚,此中朝贫弱之缘起也。合肥相国老成持重,了然于势之不可为,故发难之始,即立持和议。当时有血气者,莫不交口非之。后王师果不胜利。迨李奉使议和,尝因宴会,伊滕侯口占一联曰:“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索李属对。李知讽己,思有以报之,顾久索不得,归语其参随,咸默然。浙人某有隽才,而不为李所重。至是,独慨然曰:是不难,何不云“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李叹息称善,遂优遇之。迨李捐馆舍时,某已一麾出守矣。

  文忠自寿联 合肥有句作自寿联曰:“但将药裹供衰病;未有涓埃答圣朝。”事闻两宫,尝召见。慈圣笑谓之曰:“咱们家里事,你也忙得多了,为何要恁谦虚?”李惶恐不知所谓。后知为寿联事,始顿首谢恩而出。

  寿文忠联 合肥相国七旬初度,浙江巡抚刘树堂所献寿联,独为合肥所激赏,然措语不无过火,此乃刘谄媚合肥之证。联曰:“上相太史,一德辅三朝,功光日月;元戎钦使,只身行万里,学冠天人。”

  刚直祠联 西湖彭刚直公祠悬一联云:“千古两梅妻,公几为多情死;西湖三少保,此独以功名终。”可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惟上句尚嫌失实耳。

  刚直知己 彭刚直公玉麟,不能作楷书,试卷誊正,往往出格,九应童试,皆坐是被斥。时浙人高驼视学湖南,尝微行物色佳士不可得。最后过刚直故里,闻读声良苦,循审所习,似非制艺,异焉。再视屋宇甚陋,门有联曰:“绝少五千拄腹撑肠书卷;只余一副忠君爱国心肝。”书势雄杰,不颜不欧,似未曾学者。叩邻右,得刚直名姓及其家世,知必应试,遂心志之。是岁按临长沙府属,得一卷,书势雄杰,似曾经眼,恍然有所感,竞拔置第一。迨揭晓,果系刚直,大悦。参谒时,历述所见告之。刚直感恩知己,请列门墙,执师生礼。高致仕后,子若孙倦读淫博,不能世其家业;而彭已贵,为择地筑园墅报之。即今高庄是也。

  刚直联 刚直卜居三潭映月,杖履萧然,不知者几疑为村叟。尝至乡塾间听子弟读书声,犹有文人结习。其题仓颉庙一联云:“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亦可觇其志向矣。又公名所居曰“退省庵”,四面临湖,孤亭悬峙,落成后,自榜一联于柱曰:“退食有余闲,当载酒人来,莫辜负万顷波光,四围山色;临流无俗虑,着采莲船去,只听得一声渔唱,几杵钟声。”儒雅风流无过于此。按刚直奏疏六卷,附诗一卷,身前镌板行世。联语为友朋酬应之物,技类雕虫,故不阑入本集。且偶尔落笔,日久漫不记忆。然东云一鳞,西云一爪,散见于当世收藏家者,正复不少。如挽浙越范若士农部联云:“农部一官,才长命短;钱塘八月,魂去潮来。”若士与刚直有旧,十七举孝廉,有文名,三应春官试不第,供职农曹,旋请修墓假回里,客退省庵,流连旬余而别,渡钱塘江,舟覆身死。又挽其甥某太守曰:“定论盖棺,总系才名辜马谡;灭亲执法,自挥老泪哭羊昙。”其甥由军功保至太守,因贻误军情,为刚直所杀,年才冠耳。其甥负才名,好大言,故以马谡比之。

  左文襄联 左文襄久历戎幕,章奏文札缄牍,或友朋酬答,皆取办一手,书记供钞胥而已。晚岁缉其少作,都为一卷,署检曰“盾鼻余沈”,粤友潘少白出藏板见示。余最爱其楹联,录尤如下:饮和池联云:“空潭泻春,若其天放;明漪绝底,饮之太和。”西宁昭忠祠联曰:“黄流东注,湟水南来,任浊浪纵横,百折终须趋巨海;胡笳勿悲,羌笛休怨,认灵旗恍佛,千载犹闻诵大招。”寿浙江杨石泉中丞云:“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忆昔湖山佳处,曾陪黄菊作重阳。”挽刘克庵银台联云:“北阙君恩,南陔母养,西域戎机,忠孝合经权,好与圣贤论出处;廿年交固,万里功成,九原梦断,死生关气数,忍看箕尾吐光芒。”挽陈步青提戎联云:“无以家为,万里边尘悲马革;不如归去,他生风雪泣牛衣。”挽兰州道琫兰谷观察云:“从佛国转轮来,十载同官推长者;值边关闻喜后,一棺归去剩清名。”文襄大拜,至翰林院受职,诸翰林意存蔑视,文襄危坐清秘堂中,曰:“适从何来,遽集于此。”诸翰林肃然起敬,已而请书匾额,文襄大喜,谓:“诸君皆擅长八法,今乃推一粗鄙武夫作此,足征引重之心。而某遂有入学蒙童,乍临影帖,为塾师所激赏,动笔加圈之乐。”诸翰林皆伏其俊辨。左得检讨,后入东阁。年老时,往往一人在室中摇首自语曰:“东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实因异数邀荣,足补生平缺陷。”故狂喜也。

  挽文正联 曾文正之在祁门也,几为贼困。时相随者仅某方伯耳,其余悉散。同治十一年,文正薨于两江总督任次,某方伯挽之,联曰:“极赞亦何辞,文为正学,武告成功,百世旂常,更无史笔纷纭日;茹悲还自痛,前佐东征,后随北伐,八年戎幕,犹及师门患难时。”李文忠见之,颇恨其言,乃邮寄挽联曰:“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盖纪实也。

  旌节孝匾 江苏学政李荫墀,按临吴郡,有具禀请旌节孝者例给匾。李书四字曰“画荻如荼”。戛戛独造,煞费经营。昨过某某茶室,见有某太史题额曰“饮龢飞鹤”,取材于司空表圣《诗品》也。取对李书之匾,可云铢两悉称。

  桂湖联 曾文正工撰联,即游览赠人之作,亦复雅健,不仅以哀挽见长也。友人钞示题新都桂湖一联云:“五千里桂子湖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赠何廉昉 山阴何廉昉罢官后,流寓淮扬,以盐致富,因营新第。文正赠联曰:“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鸡随何逊共移家。”

  七岁属对 吴太史轶其名,生而颖异,七岁即能属对。封翁佞佛,指塑像曰:“观音。”太史应声曰:“流火。”封翁不以为然。太史曰:“音不可观而观,火不可流而流,取其义似耳。”封翁奇赏之。太史于上元之夕,侍某公宴。是夕阴云匼匝,微雨冥蒙。某公撰一长联曰:“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太史凝思不就,闻隔墙钲鼓声,有触于心,因朗吟曰:“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某公大加赞叹,赐珍异几盈一箧。

  五行对 戊辰状元洪钧、辛未状元梁燿枢、甲戌状元陆润庠、丙子状元曹鸿勋、丁丑状元王仁堪,五人之名,偏旁适合五行,于是有人作联曰:“五科五状元,金木水火土。”后有人对:“四川四等位,公侯伯子男。”四川旧有公侯伯三爵,鲍武襄超,始封男爵,又封子爵,以一人而兼两爵,五等之封全矣。

  汪笑侬对 某年,汉皋有人以“三春三月三”五字属对者,一时莫以应。伶隐汪笑侬对以“半夏半年半”。自云工则工矣,尚未能尽善也。

  鹿传霖 天津某富翁尝拟一联以求属曰:“三径渐荒鸿印雪。”并悬重赏,应者纷纷。及揭晓,则所取第一句曰:“两江总督鹿传霖。”按此亦与“木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相类。

  天开文运 德寿抚粤时,有密置炸药于署墙内者,事泄,德为之战惧不安者累日。其时适省中科试,或取考棚笼烛上所书“天开文运”,对以“地发杀机”。亦殊工切。

  方恭钊 忆昔在都时,方勉夫观察恭钊,初授天津道。有部属姓方名钊者,又有侍郎名恭钊者,时人戏为联曰:“方钊恭钊方恭钊。”下联则为“杜联瑞联杜瑞联”。盖有杜侍郎者名联,部属瑞联,两湖总督杜瑞联也。欲不谓之天造地设得耶!

  一花一世界 某君耽内典,一龛香火,日礼华严。其室外榜一联曰:“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可谓天衣无缝。

  海山仙馆图 暇日偶检敝笥,得潘德畲都转《海山仙馆图》,并有跋云:“荷花深处,扁舟抵绿水楼台;荔子阴中,曲径走红尘车骑。”图中为一山,层峦以下,松桧郁森,石磴百盘,拾级可上。闻此山本一土阜,当建园时,相度地势,运石担土,期年而成。俯临大池,广约百亩。其水直通珠江,足以泛舟。有舟曰“苏舫”,题额曰“这苏舫呵”。何子贞太史题联云:“无奈荔枝何,前度来迟今太早;又从苏舫去,主人不饮客常醺。”正面一堂极广,左右缭以廊庑。距堂数十武,一台峙水中,每奏歌则音出水面。由堂而西,接以小桥,为凉榭,轩窗四开,一望空碧,夏时荔荷最繁。有联曰:“荷花世界;荔子光阴。”东有白塔,高五级,悉白石所砌。西北一带,曲廊洞房,复十余处。有曰“鹿洞”,豢鹿数头,复仿都中骡车,制为数事,来往园中。主人以豪侈好客名一时。凡城中大吏显绅,及四方知名士投刺游园者,咸款接有加礼,以故丝竹文酒之会,殆无虚夕。其中楹联,美不胜收,录其尤者:“池馆偶陶情,看此时碧水栏边,那个可人,胜似莲花颜色;乡园重涉趣,悔昔日红尘骑上,几番过客,虚抛荔子光阴。”出联系园主人悼亡之作,对联以从都门改官归也。今上斜街番禺旧馆,本都转宅,出都时捐为邑馆者。留题者百数十联,皆当时巨公。最佳者,翁祖庚同书联云:“珊馆迥凌霄,问主人近况何如,刚逢官韵写成,丛书刊定;珠江重泛月,偕词客清游莅止,最好藕花香处,荔子红时。”

  杜木天诗 扬子江白话报》杜木天,指摘是非,为官场隐妒已久。时四月初二,有常镇道陶公子与英人劳些争妓交涉一案,陶观察误听谗言,罗织及杜,付之法吏。各省军界学界,无不为杜诉冤。然陶已电达督抚,无可营救。承审官丹徒县郭令极保护之。故杜在悔过所中,饮食起居,皆按文明狱制。日本留学界遍发传单,陶亦微闻其事,因书一联,悬于昭关之观音堂上,文云:“有感斯通,慈悲洒遍杨枝露;无微不至,悔悟难期杜木天。”杜闻是联,作诗二首,上之于陶。陶大称善,即函诘郭大令,二诗是否杜作。郭传杜至,示以陶函,并慰藉之,谓己当力任平反也。杜诗及书录后:
  夫人得一言之誉,则曰此知我也;得人一言之毁,则曰此仇我也。噫!此真庸夫俗子浅见耳。夫誉者虚,毁者实;毁之愈深,期望之愈殷,欲求其人之才能为济世之用,故毁者之深心,旁观者每每不能窥测。是以雷霆雨露,皆造化之默运。吾于公有感于斯,率成二绝,寄政钧座:“昨日迅雷闻霹雳,今朝甘雨酿和风。可知多少闲花木,解箨萌芽感化工。”“南岳钟英现佛身,大开世界救群生。慈悲我乞杨枝露,启悟迷途证夙因。”

  发绣观音 高邮玉瑗,进士李炳旦妻。幼通经史,工书画,尤精发绣观音。尝为亲疾发愿以绢素绣璎珞大士像。析一发为四,精细入神,不见针线迹,宛如绘画,观者叹为绝技。后年至大耋。有颂之者曰:“父家为王相国,夫家为李相国,高山深林,必蓄非常之宝;书法则卫夫人,画法则管夫人,闲情逸致,应登大耋之年。”一时传为盛事。

  赠妓联 有不甚通晓文义者,见人作赠妓联,彼亦效之。妓名金花。联曰:“金曰可挥,何妨似土;花如可折,莫待无枝。”

  梁小槎联 徐秋崖孝廉廷烺,于会试场中得病,十四日而没于邸舍。时令嗣访斋,亦以会试随侍京寓。封翁来若先生年八十,犹在堂也。梁小槎比部挽以联云:“十四日病莫能兴,幸乔梓相依,属纩尚能亲含玉;三千里没而犹视,病桑榆垂暮,倚阁犹自盼泥金。”

  挽苏子斋 浙中苏子斋绎,由翰林改官侍御,以公过镌级,捐复刑部副郎,转正郎,出守山西朔平。以忧归,起复,守山东青州,卒于官。有素交官于广东省者,闻其讣痛之,寄联挽之云:“誉美西清,望重西台,又威肃西曹,出治懋勋猷,两省春风思太守;耗传东浙,心伤东鲁,奈身羁东粤,招魂长叹息,一江秋水哭先生。”

  觉生自挽联 鲍觉生先生桂星,才气冠时,徒以傲兀凌人,为世所嫉。临终自撰挽联云:“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遗命悬于灵几之前,则仍是本色语也。

  山舟挽妻联 山舟学士与其德配汪恭人,俱享大年。恭人长学士一岁,先学士二年卒,学士挽联云:“一百年弹指光阴,天胡靳此;九十载齐眉夫妇,我独何堪。”逾二年,学士始卒,年九十三。没前数日,手书讣稿,遗命不治丧,不刻行状。同里众绅士挽联云:“朵殿奉丝纶,四百纸述事记言,史馆犹传大手笔;明湖思俎豆,九十载清风俭德,邦人长想古衣冠。”

  梁山舟联 平湖吴台卿显德,松圃协揆之犹子,山舟学士之甥也。幼聪敏,年十六,受知于朱文正公。补博士弟子员,才藻冠时,谓取青紫如拾芥矣。乃十上乡,未离席帽,郁郁不得志,遂遁而学仙,日从事乩鸾,叩长生之术。年未四十,以瘵卒。太夫人犹在堂也。学士挽联云:“天道何知,不许阿弥留李贺;神仙安在,翻教老泪哭羊昙。”读之令人酸鼻。

  挽吴湛山联 昌平陈紫澜宫詹浩,与钱塘陈句山太仆兆仑并负重名,时有南北二陈之目。宫詹有挽吴湛山中丞嗣富联云:“使节转闽疆,旧雨追思,鄂渚兰言如昨梦;耆英推洛社,生刍遥奠,谢庭玉树总层霄。”中丞为香亭侍郎之父,与宫詹为挚好。此联凄婉动人,写作双美。侍郎为裁截成卷,遍征同人题识。新建曾文恪公、仁和胡文恪公、富阳董文恭公及吴白华、褚筠心廷璋、陆费丹叔墀、谢蕴山启昆诸公皆有跋。以一联而集成巨观,蔚为墨宝,宜中丞之孙红生舍人葆晋珍秘若球璧矣。

  毕秋帆之赏识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春联之鼻祖也。后世遂延用之。毕秋帆中丞督黔时,元旦出谒客,过一委巷,见一家贴春联曰:“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毕讶曰:“此唐太宗守岁诗,非浏览群籍者不能知也。”叩其主人,则候补某倅也。翌日传见,与语大悦,立畀以著名优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4 06:56 , Processed in 0.10888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