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0|回复: 0

汉子联评之二十二【作者:张兴贵】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9643
发表于 2022-12-2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山西张兴贵近照



      【个人简介】张兴贵,男,山西临县人,教育工作者,现为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副秘书长,联都论坛顾问,先后在国内征联中获奖300多次,发表楹联论文30多万字,有40多副对联悬挂于各地风景名胜区,多次出任国内征联评委。2015年以来,用以楹联为主的国粹文化打造了临县两个大型酒店文化。2018年秋季,到临县一中工作,致力于楹联进校园的探索,2019年秋季,在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创建崇文国学讲堂,开始系统地在校园实施楹联进课堂。



片言居要在精准——读郭沐若题蒲松龄故居联有得



   文\张兴贵



    联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沐若



    在中国小说史上,有一部作品令人难以忘记,这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中国对联史上,有一副对联也倍受好评,这就是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初读这副联,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但我当时读这副联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精准。



    对于蒲松龄,他的出名是因为一部《聊斋志异》,而对于《聊斋志异》这部短篇小说集,他的出名固然有其思想性与艺术性,但要说关键原因,则在于这部小说集,塑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记的“鬼妖”形象。



    郭沐若来到蒲松龄故居,让他感触的也许有建筑物,也许有蒲松龄的其他故事,但他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这个故居主人的那部作品,所以,他题故居从题主人的代表作入手,可谓切入点精准。



    评价一部可圈可点的小说集,切入点肯定不是唯一的,但是,郭沫若能抓住“鬼妖”这一《聊斋志异》的最吸引眼球点,可谓落点精准。



    切入点与落点,精准以后,如何评价,很是关键。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郭沐若深谙此道,所以,他没有去洋洋洒洒,去显示自己的文采,而是用一个成语“高人一等”去概括,可谓以寥寥语含无穷意。



    因为,古今以来,写鬼写妖的作品很多,其中也不乏名家与杰作,但像蒲松龄一样写了大量形象独特,性格鲜明的鬼妖的作品,还真的屈指可数,用一个通俗成语“高人一等”去概括,不可谓不精准。



    如果说上联是对蒲松龄与《聊斋志异》“表面形象”进行评价的话,那么,下联就是对其灵魂的概括了。



    任何文学作品,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是颠扑不破的规律。所以郭沐若在下联的第一分句,诠释了蒲松龄写鬼写妖的目的在于刺贪刺虐,可谓前后照应,布局精准。而第二分句,作者继续在前面的叙述之后进行精准概括,他在浩瀚的成语库中,找到了又一个通俗易懂的成语——入木三分,用精准的成语把《聊斋志异》思想的深刻性概括成一语中的,令人叹为观止。



    对联以精炼著称,用对联去评价人物或作品,切忌面面俱到,下笔千言。郭沐若来到蒲松龄故居,给这里题联,可谓极具挑战性,稍不留神,就会要么只写了人,要么只写了作品,而郭沐若用一副八字短联,叙述与议论相结合,成语与成语相对应,将人物与作品结合到水乳交融,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充分体现了陆机在《文赋》中所说过:“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其精准的艺术手法远远超出了全联的语言。



    也许有人要说,郭沐若这副联的成功,得益于他高超的文字技巧,而我却认为,这副联成功的关键是郭沐若读懂了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因为读得懂了,评价才精准了。这或许才是我们读这副联应该得到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18 06:18 , Processed in 0.10518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