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回复: 0

闲说挽宋教仁对联

[复制链接]

1026

主题

0

回帖

988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81
发表于 2024-3-2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请使用中文注册) 微信登录

×

闲说挽宋教仁对联

原创 楹联之家  联斋  2024-03-16 00:00 河南


联 斋  第4166期


闲说挽宋教仁对联

杨玉才

挽宋教仁(佚名):
桃源何处寻渔父;
博浪翻教刺子房。

杨玉才赏析:
      这副律句对联,用了两个古老之典;从艺术手法上看是以胜况写怀念与哀思。
      (一)宋教仁,笔名渔父,系湖南桃源县人,国民党创始人之一,他由于反对袁世凯,被袁派人暗杀害了,年仅31岁。他是孙中山手下的得力助手,英年早逝,众人为之扼腕叹息而送挽联。
      (二)桃源,是陶渊明所描述的世外华胥美村!乃一个打渔人的经历,实际上是陶令想象与世界隔绝盛地。
      (三)博浪,乃博浪沙的简称,即博浪沙刺秦始皇的故事,张良求力士用铁椎刺皇王,未刺中,秦嬴政逃过一劫。张良的字为“子房”。
      此联用典别致,构思新颖,在众多的挽联中别具匠心!巧妙的镶嵌了逝者之笔名“渔父”,“桃源县”乃“渔父”的家乡,“桃源何处寻渔父,读者自可领会其含意。下联“博浪翻教刺子房”,运用了比兴和暗喻,如上联同样妙不可言。共十四个字的小联中,居然含盖了两个地名(桃源对博浪),两个人名(渔父对子房),两个动词很给力(寻对刺),中间的连词(何处对翻教)属于宽对。这副挽联虽然是中华民国时期的作品,大体上是符合《新联律通则》要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联钥网 ( 滇ICP备2021005283号 )

GMT+8, 2024-6-2 10:05 , Processed in 0.101963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